2017年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世界经济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多项选择题
1. 俄罗斯激进改革的后果及教训主要有( )。
A. 盲目崇拜西方制度
B. 盲目推崇自由竞争市场经济
C. 没有以发展生产力为标准来衡量经济转轨的得失
D. 忽视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答案】ABCD
【解析】俄罗斯激进改革的后果及教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盲目崇拜西方制度;②盲目推崇自由竞争市场经济;③没有以发展生产力为标准来衡量经济转轨的得失;④忽视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2. 1970s 年代发达国家产生“停滞膨胀”的根本原因主要有( )。
A. 石油危机导致的油价上涨
B. 发达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C. 工资提高过快,拉动了物价上涨和失业的增多
D. 战后科技革命高潮的消逝
【答案】BD
【解析】产生“滞胀”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①发达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所致;②战后科技革命高潮的消逝。
3. 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资源问题主要包括( )。
A. 自然资源退化
B. 水污染
C. 粮食危机加深
D. 生态环境恶化
【答案】ACD
【解析】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资源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自然资源退化、粮食危机
加深和生态环境恶化。
4.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 )。
A. 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
B. 金融、货币与投资市场的全球化
C. 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
D. 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
【答案】ABCD
【解析】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体现在:①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包含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和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②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③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表现为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増加、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④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
5. 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的表现有( )。
A. 大气污染
B. 臭氧层破坏
C. 酸雨
D. 地球变暖
E. 垃圾国际化
【答案】ABCDE
【解析】世界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地球变暖、垃圾国际化等。
6.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南南差距,主要表现在( )。
A. 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出现明显差异
B. 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差异加大
C. 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差距扩大
D. 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的差距扩大
【答案】ABC
【解析】发展中国家的分化充分表明了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征。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又造成了南南差距,也就是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差距不断扩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出现明显差异;②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差异加大;③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差距加大。
7. 自然和社会条件都比较优越,其资金、人力、自然资源和市场方面都适于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中国家是( )。
A. 石油生产国
B. 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
C.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D. 综合发展型发展中大国
【答案】D
【解析】综合发展型发展中大国,如中国、巴西、印度、南非等,这类国家一般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劳动力充裕,并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能够依靠自己的优势,全方位地发展经济,适于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8. 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纷纷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和调整,这一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 )。
A. 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B. 放松商品价格管制
C. 金融自由化
D. 产业结构的调整
【答案】ABCD
【解析】由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战略存在的弊端,加之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广泛传播,促使发展中国家掀起了经济改革与调整的浪潮,这一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①国有企业的私有化;②放松商品价格管制;③金融自由化;④产业结构的调整;⑤调整对外经济关系,实行从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
9. 以叶利钦为代表的俄罗斯民主派之所以选择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主要原因有( )。
A. 必须向市场经济过渡已经在俄罗斯达成社会共识
B. 极其严峻的经济形势
C. 尽快摧毁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
D. 叶利钦等人只不过是承袭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设想
【答案】ABCD
【解析】以叶利钦、盖达尔为代表的俄罗斯民主派之所以选择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有其十分复杂的原因:①必须向市场经济过渡已经在俄罗斯达成社会共识; ②极其严峻的经济形势是促使俄罗斯新执政者推行激进改革的一个最为直接的原因;③俄罗斯新执政者在以什么样的速度推行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上,面临着巨大的社会与政治压力;④通过激进改革尽快摧毁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使得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变得不可逆转;⑤从历史逻辑来看,以叶利钦、盖达尔为代表的民主派推行的激进改革,只不过是承袭了戈尔巴乔夫下台前所形成和提出的改革设想。
10.新贸易保护的方式有( )。
A. 以保护公平交易为由,滥用WTO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条款,通过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或者激励企业实行反倾销的方式,达到限制对方国家出口的目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