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653艺术学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题目正名
【答案】戏曲术语。元明杂剧用以概括全剧情节的对句,有的用一联,有的用两联。如《窦娥冤》杂剧的题目正名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其作用一般认为是在演出前作广告以招徕观众。
2. 托卡塔
【答案】托卡塔是一种键盘乐曲体裁,肇始于16世纪的意大利,在管风琴和古钢琴音乐的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早期托卡塔运用在礼拜仪式中,17世纪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无穷动式的乐曲,类似练习曲,并进人世俗性的古组曲,常以即兴部分与赋格部分多次对比。巴赫的键盘音乐使得托卡塔体裁达到其艺术高峰。
3. 曾侯乙编钟
【答案】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时代编钟艺术发展到了历史性的高峰的表现。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整套编钟共64枚。钟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钮钟19枚,分三组排列。中下两层为编钟的主体,也分三组。这三组钟形制各异。这套钟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可奏出完整的五声、七声音阶,其间中部音区可演奏十二个半音。这套钟采用了纯律和三分损益律的复合生律法。许多钟上有铭文刻有与当时通用律名相对应的曾国使用的律名,由此可推断出被称誉为音乐时代的战国,旋律已经相当丰富。
4. 好莱坞
【答案】好莱坞是指位于美国加州南部的电影工业基地,其拥有梦工厂、迪士尼、20世纪福克斯、哥伦比亚公司、索尼公司、环球公司、华纳兄弟等电影巨头。好莱坞云集了大批世界各地顶级的导演、编剧、明星和特级人员。好莱坞生产的影片不仅满足美国电影市场的需要,还出口到世界各地,在文化输出和利润国际两方面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5. 悲剧
【答案】悲剧起源于古希腊,由酒神祭祀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的特征是:深刻的戏剧冲突,主人公进行斗争,历经磨难最后牺牲毁灭,悲剧行动发展对主人公造成悲惨结果,对主人公崇高的人道主义的伦理审美价值和理想给以肯定。悲剧代表作有: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6. 正剧
【答案】正剧名称的出现,比悲剧和喜剧都要晚得多。正剧也曾被称为悲喜剧,它是一种同时混杂着悲剧和喜剧因素的剧种。正剧的诞生是因为单纯的悲剧或喜剧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戏剧本身面临着变革的必然性。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开始。正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率先提出了“介乎喜剧和悲剧之间”的第三种戏剧体裁。他把这种体裁称为“严肃的戏剧”,有时又称作“严肃喜剧”。
7. 《周总理的一天》
【答案】《周总理的一天》是河南电视台摄制的电视单本剧。获1982年度全国优秀电视剧(第3届)“飞天奖”单本剧等奖。编剧:柴云清; 导演:孙宪行、邵传海; 摄像:十承志、卫广生。讲述了1964年周总理时刻在为人民操心的忙碌的一天,也是周总理普通的一天。
8. 迪斯尼
【答案】迪斯尼取名自其创始人华特•迪斯尼,是总部设在美国伯班克的大型跨国传媒娱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我们熟悉的唐老鸭、米老鼠等众多经典的动画形象都诞生于这个公司,当今的迪斯尼已经远远不止于从事动画电影这一行业了,已经扩展了迪斯尼手表、迪斯尼饰品、迪斯尼少女装、迪斯尼电了产品等多个产业。由于许多人都是从小看着迪士尼的动画片长大,所以迪士尼所涉及的各大产业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取得了丰硕的商业价值。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戏曲文学?
【答案】(1)戏曲文学的含义
戏曲文学是文学创作的体裁之一,泛指中国戏曲剧本创作。它运用唱词、念白、科介等手段,通过一定的结构形式,敷陈情节,开展冲突,刻画人物,抒发感情,表达主题思想。戏曲与话剧、歌剧一样,需要通过舞台上的直观形象,从多方面诉诸观众的感官,从而激发观众的情感,启迪观众的思想。因此,戏曲创作不同于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的创作,它受到戏曲舞台艺术规律的制约,是戏曲舞台艺术创造的基础。
(2)戏曲文学的结构
戏曲剧本的结构继承了说唱艺术的传统,大体上是说说唱唱、韵文与散文相间的体式。
(3)戏曲文学的内容
戏曲剧本不仅要敷陈情节、抒发感情、表现生活、刻画人物,而且受戏曲舞台特殊规律的制约,一切为场上的表演服务,是唱词、念白、科介等手段的合乎规律的有机结合。
(4)戏曲文学思想内容的特点
①思想倾向的鲜明性
戏曲文学诞生不久,活跃在中国南方的“书会才人”就以犀利的笔锋,剖析了爱情、婚姻问题中的种种社会矛盾。在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大量宋元南戏作品中,冷酷无情的封建家长和“结亲权门”、“富贵易妻”的负心士人遭到尖锐批判,象征着爱情的纯洁和坚贞的蒋世隆和王瑞兰、王十朋和钱玉莲等青年男女则被热情沤歌。生活在下层社会的中国_比方的杂剧作家,大多以战斗的姿态,投身于当时的剧坛。他们以杂剧为武器,愤怒抨击了元代社会的黑暗统治,批判的矛头直指那些骄横患肆的“权豪势要”。对那些无法无天的贪官污吏、土豪恶霸、流氓地痞也痛加鞭笞,在舞台上再现了他们的丑恶面貌。
②主题思想不断深化
元代的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明确提出来“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理想。作者自己也在这个理想的鼓舞下,用最热烈的感情和最明丽的语言,描写张生和莺莺的相爱和结合,肯定他们对礼教大防的突破。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礼教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的道德条规,王实甫认为男女结合为夫妇要有爱情作基础,正是对这种以封建门第观念表现出来的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的大胆否定。
(5)戏曲文学的发展
在戏曲艺术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从曲牌体的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到板腔体的乱弹戏,到近代受到话剧影响的戏曲演出,戏曲文学创作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出现过人数众多的戏曲文学的巨匠,产生过为数众多的戏曲杰作,以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实了戏曲艺术的画廊,戏曲文学的样式也有不断的演变。
10.简述多媒体时代的基本特征。
【答案】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从长远的角度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
(1)从虚拟到真实
传统的媒介理论总是抓住虚拟性不放,认为网络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拟性,可是既然传播科技可以虚拟出一个和现实世界相同的世界,那么我们有什么先验的理由认为原先真实的世界就不是虚拟的? 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表达方式都网络化之后,我们又如何证明网络的生活不是真实的生活? 因此,我依旧非常坚定地要强调我的那个观点:多媒体时代的本题特征不是虚拟,而是真实本身。
(2)从自由性到操控性
我们一直沉迷于网络的自由性,并且过早地高呼民主时代的到来。的确,网络时代的去中心化,突破了信息发布权的垄断。但是,网络媒介的信息发布权虽然很大程度上回归大众,但网络媒介的终极编辑权仍在网站所有者自身,而随着网站的监管规则和措施的加强,终极编辑权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