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文学院618语言文字及语言学(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汉藏语系

【答案】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各种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致分出来的十大语系之一。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一般学者认为汉藏语系包括汉语、侗台、苗瑶和藏缅四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诸语言在结构类型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 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而不像印欧语那样用词的内部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 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即量词。

2. 语言的社会变体

【答案】语言的社会变体是指社会方言。这种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和语言变体,就是社会方言。社会方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用词方面。社会中的人群由于年龄、性别、职业、阶层、阶级的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社团,在每个社团的内部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较为密切,交际频繁,而不同社团间的交际相对稀疏,从而不同言语社团内部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社团的独特的语言特点。

3. 语境

【答案】语境的含义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指话语的物理语境,也称“言谈现场”。物理语境指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

其次,语境还包括话语语境。话语语境是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说中的上下文。语境还包括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作为语境的背景知识可以非常广泛,包括语言知识之外的生活常识和社会文化知识。

二、填空题

4.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表现在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与意义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关系,这是语言符号的______性,语言符号不占有空间,以符号序列依次出现,这是语言符号的______性。

【答案】任意; 线条

【解析】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作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提出,

这两个性质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密切相关。

5. 普通话【答案】语音同化

【解析】

语流音变包括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四种现象。普通话中

节,由于受到前面音节韵尾的影响,增加了辅音第二个音(等啊)在口语中读作,这种现象是______。 ,属于典型的语音同化现象。

6. 有些方言中“花生”与“发生”听起来读音一样,而普通话的发音不一样,这是因为[f], [x]在这种方言中是______,在普通话中______。

【答案】相同音位; 不同音位

[解析】[f], [x]在有些方言中读音相同,是因为这些方言中[f], [x]两个音属于同一个音位,不能区别意义; 而两者在普通话中发音不同,且能区别意义,所以它们在普通话中属于不同音位。

7. 对语言进行一个横断面的研究而不是从历史的角度,叫______语言学。

【答案】共时

【解析】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共时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这是共时语言学的研究角度。

8. 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一样,所以人类的思维______具有普遍性,但通过对语言差异的分析又可以看到人类思维______的特殊性。

【答案】能力; 方式

【解析】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一一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人类思维能力的普遍性与语言能力的普遍性是一致的。思维的过程伴随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的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9. 就语言的形态类型来看,汉语属于______语言,西班牙语属于______。

【答案】孤立语:曲折语

【解析】孤立语对词序严格; 虚词十分重要; 复合词多,派生词少; 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表示,如汉语、苗语、藏语、越南语等。屈折语是通过各种屈折方式表示语法意义。有比较丰富的词形变化,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一种词形变化的语素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的意义; 词尾和词干或者词根结合十分紧密,脱离开词尾,句子中词根就不能独立存在。如印欧语系各语言和阿拉伯语。

三、简答题

10.汉语中有大量的同音词,但人们在使用中却不会造成误解,为什么。举例说明。

【答案】(1)同音词的内涵和特征

同音词是指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是多词同音。同音词包括同字同音词和异字同音词。例如,“别”有三项意义:

①别离。如:“别了,我的母校。”

②绷住或卡住。如:“别上校徽。”

③不要,不用。如:“别去了。”

这几项意义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例句中的三个“别”是三个同音词,只是用同一个字书写罢了,这种是同字同音词。还有许多是书写形式不同的异字同音词,它们较易分辨,如“公事一一公式一一工事一一攻势”、“淡一一蛋一一但”等。不论何种同音词,都必须声母、韵母、声调完全相同。

(2)人们在使用同音词时不会造成误解的原因

汉语中有大量的同音词,但人们在使用中却不会造成误解,原因是在口语中,有语境帮助澄清语义。这里的语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事件、人际关系、语气、表情等等。在书面上,同字同音词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 异字同音词读音相同但字形不同。一般情况下,读音相同的字,字形也会不同,将其变为文字,在使用中也不会有误解。

总之,因为同音词的特征,加上在汉语使用中的语境特点,使得大量同音词在汉语中的使用而不造成误解的现象。

11.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答案】语言和言语既有一系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1)区别

①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②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③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④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⑤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2)联系

①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

语言系统是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个人头脑中所掌握的语言系统,是一种抽象的理性认识或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也是来自对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的观察和概括。

②语言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

语言系统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依据。因为语言系统是一套社会惯例,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必须符合这种社会惯例,否则说出来的就可能不成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