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大学中外建筑史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威尔松•高夫美术馆
【答案】威尔松•高夫美术馆是由英国设计师齐帕菲尔德于1988年为一座旧楼所做的改造。这座美术馆由众多小空间组成。在空间的划分上,建筑师借鉴了密斯的巴塞罗那展馆经验,利用大理石贴面的不间断墙壁创造出变幻复杂,既开放又封闭的不同展览空间,并利用空间造型与线条的变化,活跃了室内的建筑气氛,将众多小空间连接成动态的整体。
2. 流动空间
【答案】“流动空间”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建筑原则,它包括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流通,以及内部空间之间的流通。它常常以不到顶的矮墙或带缺口的外墙来实现内外空间的流通,以各种隔墙、隔断来实现室内空间的流通。它开创了完全与以往的封闭或开敞空间不同的——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空间,开创了另一种概念。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这也是其成功的标志。
3. 圣乔治大厅
【答案】圣乔治大厅是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晚期的建筑。这座大厅的总体形制来自于古希腊神庙,但其建筑形式更为灵活,不同建筑体块间用不同的柱式相区隔,通过圆形与方形柱身达到既统一又相互区隔的目的,并通过凹凸的平面为简单的建筑増加了变化。
4. 伦佐•皮阿诺
【答案】伦佐•皮阿诺是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他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的一个建筑世家,1964年毕业于米兰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后加入路易•康、Z.S. 马科乌斯基等多位现代建筑大师的事务所工作。1970年,皮阿诺与罗杰斯合作设计了蓬皮杜中心而成名,随后他又曾经与彼得•赖斯合作设计建筑。1982年,皮阿诺同时在热那亚与巴黎建立事务所,并设计了日本关西机场、梅尼尔珍藏品美术馆等高科技风格建筑。
5. 悉尼歌剧院
【答案】悉尼歌剧院是丹麦建筑师伍重的设计作品。该建筑坐落于悉尼的一块突出于海面上的小半岛上,三面临水,并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而享誉世界。这是一座规模庞大的综合性文化服务建筑,由多座音乐厅和剧场以及展览大厅、图书馆等空间组成。剧院在长达17年工期和付出大大超出原来预算的代价之后建成。建成后的歌剧院如同立在海边的巨大贝壳、扬起的白帆、盛开
的花朵,引起人们无数联想,成为悉尼的象征。
6. 维也纳中央银行
【答案】维也纳中央银行是甘特•杜麦尼格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他1979年的成名作品。这座银行带有明显的有机建筑风格。杜麦尼格把银行外部的入口做成了一个抽象的怪兽形式,来往的人们在恐怖的大嘴里出现和消失。这种设计手法与高迪设计的米拉公寓极为相似,是有机形式与象征主义的完美结合。银行内部也随处可见,各种管道和线路暴露在外,犹如纵横的血管,在起伏不定的墙面上还出现了一只强有力的巨大手部。
二、简答题
7. 比较分析赖特和密斯•范•德•罗两位建筑大师的设计理念和成就。
【答案】赖特和密斯•范•德•罗都是20世纪著名建筑师,现代建筑派的代表人物,都影响着20世纪建筑艺术的走向。
(1)设计理念的差异
①赖特对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更希望保持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生活方式。他冲破盒子式建筑,建筑空间灵活多样,既有内外空间的交融流通,又有幽静隐蔽的特色,提倡有机建筑论,认为有机建筑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筑,其目标是整体性,建筑物不是机器,而是自然的东西。
②密斯•范•德•罗强调建筑要符合时代特点,要创造新时代的建筑而不能模仿过去。他曾提出“少就是多”的建筑处理原则,认为“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在处理手法上,他主张“流通空间”、“全面空间”的新概念,认为空间是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理性的、秩序的,而不再是开敞的或封闭的。
(2)成就
赖特和密斯•范•德•罗都是20世纪著名建筑师,都是现代建筑派四位大师之一,都积极探求新的建筑原则和建筑手法,二者在成就方面的区别在于:
①赖特是现代建筑派中有机建筑派的代表人物,强调建筑与自然或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利用新的工业材料与新技术为现代生活与生活美学服务。他把小住宅和别墅的建筑类型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②密斯•范•德•罗曾经开创出影响深远的“密斯风格”,探索出在建筑中直接运用和表现钢结构特点的建筑处理手法。他的“少就是多”、“流通空间”、“全面空间”的设计理念影响着20世纪的建筑师们。
8. 折衷主义建筑的特点是什么?哪几座建筑是它的代表作?
【答案】折衷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一种创作思潮,这种思潮在19世纪以至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折衷主义越过古典复兴与浪漫主义在建筑样式上的局限,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所以也称之为“集仿主义”。
(1)折衷主义建筑的特点
①折衷主义建筑并没有固定的风格,它语言混杂,但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沉醉于对“纯形式”美的追求;
②它在总体形态上没有摆脱复古主义的范畴;
③在建筑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没有获得解决。
(2)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①巴黎歌剧院
巴黎歌剧院,1861~1874年,设计人:J.L.C.Gamie 。它的立面是意大利晚期的巴罗克风格,并掺杂了烦琐的洛可可雕饰。巴黎歌剧院的艺术形式在欧洲各国的折衷主义建筑中有很大的影响。
②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1885~1911年,设计人:Giuseppe Sacconi , 是纪念意大利重新统一的大型纪念碑。建筑形式采用了罗马的科林斯柱廓和类似希腊古典晚期的宙斯神坛那样的造型。
③巴黎的圣心教堂
巴黎的圣心教堂,1875~1877年,设计人:Paul Abadie, 属于拜占廷和罗马风建筑风格混合。
9.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是谁?发表过哪些主要著作?
【答案】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
(1)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文丘里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2)文丘里的代表作品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向拉斯维加斯学习》是文丘里建筑理论的代表作品。
10.高技派有何建筑特征?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案】高技派,又称“重技派”。它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髙技派典型的实例为法国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香港汇丰银行等。
(1)高技派的主要特征
①表现为积极更复杂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建筑甚至城市问题;
②表现为建筑形式上新技术带来的新美学语言的热情表达;
③外露结构,外露构件。
(2)高技派的代表人物
伦佐•皮亚诺、罗杰斯、福斯特以及N•格瑞姆肖等。
三、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