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联合癌症分类委员会和国际抗癌联盟制订的TNM分期M表示()。 原位癌。 血行转移。 原发肿瘤。 区域淋巴结。 远处转移。
患者,女性,21岁。反复发作性眶后疼痛3年,每次发作前均有右侧面部麻木感,持续半小时左右,随后出现右侧眶后搏动性疼痛,伴恶心、呕吐,持续1~2天,睡眠后可缓解。头颅CT未见异常。其母有头痛病史。进一步支持该病的诊断做哪种试验() A.心得安试验。 阿托品试验。 麦角胺试验。 小剂量地塞米松试验。 卡马西平试验。
X线胸片的中肺野指(). 第2.4肋骨最低点之间的区域。 第2.4前肋下缘之间的区域。 第2.4前肋上缘之间的区域。 第2前肋上缘、第4前肋下缘之间的区域。 第2前肋下缘、4前肋上缘之间的区域。
患者,女,30岁,胸片示右上纵隔一椭圆形阴影,其中有斑点状钙化影,透视下见块影可随吞咽上下移动,首先考虑(). 畸胎瘤。 心包囊肿。 胸内甲状腺。 支气管囊肿。 胸腺癌。
女性,18岁,学生。近2年时常出现双侧枕后部疼痛,钝痛伴沉重感。几乎每日都有,时轻时重,平时失眠、抑郁,近日高考临近隧有头痛加重。查体: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脑电图和头颅CT均正常。本病例诊断为() A.丛集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普通偏头痛。 典型偏头痛。 复杂偏头痛。
患者,女性,21岁。反复发作性眶后疼痛3年,每次发作前均有右侧面部麻木感,持续半小时左右,随后出现右侧眶后搏动性疼痛,伴恶心、呕吐,持续1~2天,睡眠后可缓解。头颅CT未见异常。其母有头痛病史。该病人头痛急性发作时除哪个药物外都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