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口腔修复主治医师题库>口腔修复学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切牙乳突是无牙颌中稳定的解剖标志,它与上中切牙之间的距离是相对稳定的,上中切牙唇面距切牙乳突中点的距离为()。

A . 3~5mm
B . 5~8mm
C . 8~10mm
D . 10~12mm
E . 12~15mm

在全口义齿修复时,对于前牙的大小的确定,不起决定作用的是()。 唇的长短。 患者的拔除前牙。 患者的面形大小。 颌弓形状。 两口角线间的长度。 在全口义齿修复时,对于前牙的大小的确定,不起决定作用的是()。 唇的长短。 患者的拔除前牙。 患者的面形大小。 颌弓形状。 两口角线间的长度。 全口义齿后堤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增加基托厚度,有利于磨改。 防止患者恶心与不适应。 增加边缘封闭作用,有利于固位。 防止义齿行使功能时旋转脱位。 有利于义齿承受较大力。 患者,男,78岁,无牙颌,一周前行全口义齿修复。复诊主诉:大张口、进食,说话时义齿碰撞脱落,查患者表情自然,颌位关系正常,造成此症状的最可能的原因为()。 垂直距离过小。 基托不密合。 非正中关系位。 垂直距离过大。 上颌结节颊侧基托过厚。 女,49岁,因牙周病造成全口牙齿脱落,2年前行全口义齿修复,最近下颌义齿在说话和吃饭时经常脱落,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为()。 侧向运动有牙尖干扰。 基托伸展范围不够。 基托过长。 垂直距离过低。 牙槽嵴吸收,基托与牙槽嵴不密合。 切牙乳突是无牙颌中稳定的解剖标志,它与上中切牙之间的距离是相对稳定的,上中切牙唇面距切牙乳突中点的距离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