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辽宁省培养单位沈阳自动化研究所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综合题

1. 为什么在TCP 首部中要把TCP 的端口号放入最开始的4个字节?

【答案】在ICMP 的差错报文中要包含IP 首部后面的8个字节的内容,而这里面有TCP 首部中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当TCP 收到ICMP 差错报文时需要用这两个窗口来确定是哪条连接出了差错。

2. 狭义的IP 电话和广义的IP 电话都有哪些区别?IP 电话都有哪几种连接方式?

【答案】狭义的IP 电话就是指在IP 网络上打电话,所谓“IP网络”就是“使用IP 协议的分组交换网”的简称。这里的网络可以是因特网,也可以是包含有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的互联网,不过在互联网中至少要有一个IP 网络。而广义的IP 电话则不仅仅是电话通信,还可以是在IP 网络上进行交互式多媒体实时通信,甚至还包括即时传信IM 。

IP 电话的连接方式:①两个PC 机用户之间的通话;②PC 机到固定电话之间的通话;③两个固定电话之间打IP 电话。

3. 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答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类:

(1)按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信元交换、广播等;

(2)按范围大小: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个人区域网;

(3)按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树型、环型和网络型;

(4)按使用范围:有公共网和专用网。

4.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 (bit ),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 (s ), 数据率为c (bit/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 (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 (bit ), 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答案】(1)对电路交换,当t=s时,链路建立;

当t=s+x/c,发送完最后lbit 数据;

当t=s+x/c+kd,所有的信息到达目的地。

(2)对分组交换,当t=x/c, 发送完最后lbit 数据;

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k-1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p/c, 所以,

总的延迟=x/c+(k-1)p/c+kd

所以当分组交换的时延小于电路交换,即

解得当时,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5. 假定要从已知的URL 获得一个万维网文档。若该万维网的IP 地址开始时并不知道。试问:除HTTP 外,还需要什么应用层协议和运输层协议?

【答案】假定要从已知的URL 获得一个万维网文档,若该万维网的IP 地址开始时并不知道,则除HTTP 外,应用层还需要DNS 协议,而运输层需要UDP 协议(DNS 使用)和TCP 协议(HTTP 使用)。

6. 在上题中,假定同一台服务器的HTML 文件中又链接了三个非常小的对象。若忽略这些对象的发送时间,试计算客户点击读取这些对象所需的时间。

(1)没有并行TCP 连接的非持续HTTP ;

(2)使用并行TCP 连接的非持续HTTP ;

(3)流水线方式的持续HITP 。

【答案】域名解析需要的时间为:

总的时间为:

(2)当采用并行的TCP 连接的非持续HTTP 传输时,能节省后续的(除第一个对象)的建立TCP 请求的时间,即花费的时间为:

(3)当采用流水线方式HTTP 时,总的时间为:

7. 举出三种常用的传输介质,并说明各自特点。

【答案】(1)双绞线:把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绞合起来就构成了双绞线。它既可以用于模

拟传输,也可以用于数字传输,而且价格便宜,最普通常用,但通信距离只有几公里到十几公里;

(2)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绝缘层、网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以及保护塑料外层组成。同轴电缆较双绞线抗干扰性更好,因此传送距离更远,但价格较双绞线贵。

通常按照特性阻抗数值的不同,将同轴电缆分为两类:50D 同轴电缆和75Q 同轴电缆。其中50D 同轴电缆主要用于传送基带数字信号,又称为基带同轴电缆;75Q 同轴电缆主要用于传送宽带信号,又称为宽带同轴电缆;

(3)光纤:光纤即光导纤维,可以传递光脉冲。具有频带宽、速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衰减少、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好、误码率低、保密性好等诸多优点。

根据光线传输方式不同,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单模光纤的直径只有一个光的波长,

(1)当采用没有并行TCP 连接的非持续HTTP 传输时,请求一个万维网文档的时间是 总的时间为:

光线在其中一直向前传播,不会发生反射;多模光纤中存在多条从不同角度射入的光线通过全反射传输,传输过程中光脉冲会逐渐展宽,所以多模光纤只适合于近距离传输。

8. —个应用程序用UDP ,到了IP 层将数据报再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发送出去,结果前两个数据报片丢失,后两个到达目的站,过了一段时间应用程序重传UDP 。而IP 层仍然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来传送,结果这次前两个到达目的站而后两个丢失。试问:在目的站能否将这两次传输的4个数据报片组装成为完整的数据报?假定目的站第一次收到的后两个数据报片仍然保存在目的站的缓存中。

【答案】在目的站不能将这两次传输的4个数据报片组装成为完整的数据报。

IP 数据报的标识字段会有另一个标识符,重传时,仅当标识符相同的IP 数据报片才能组装成

一个IP 数据报。而前两个IP 数据报片的标识符与后两个IP 数据报片的标识符不同,因此不能组装成一个IP 数据报。

9. 对象TCP 的OBJECTIDENTIF1ER 是什么?

【答案】对象TCP 的OBJECTIDENTIFIER 是{1.3.6.1.2.1.6}。

10.某网络拓扑如图所示,路由器R1通过接口El 、E2分别连接局域网1、局域网2, 通过接口L0连接路由器R2,并通过路由器R2连接域名服务器与互联网。R1的L0接口的IP

地址是

R2的L0接口的IP 地址是202.118.2.2, L1接口的IP 地址是130.11.120.1,E0接口

的IP 地址是202.118.3.1; 域名服务器的IP 地址是202.118.3.2。

图 某网络拓扑

R1和R2的路由表结构如下:

(1)将IP 地址空间202.118.1.0/24划分为两个子网,分别分配给局域网1、局域网2, 每个局

域网需分配的IP 地址数不少于120个。请给出子网划分结果,说明理由或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请给出R1的路由表,使其明确包括到局域网1的路由、局域网2的路由、域名服务器的主机路由和互联网的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