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见的甲状腺癌是() 乳头状腺癌。 滤泡状腺癌。 未分化癌。 髓样癌。 转移癌。
关于DNA加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遗传毒性致癌机制主要与DNA发生作用,其结果是DNA加合物的形成。 DNA加合物形成一定导致肿瘤。 化学致癌物诱导生成DNA加合物的数量与致癌性有密切关系。 DNA加合物可作为人类接触环境致癌物的标志。 加合物在DNA链上的位置和加合物的性质决定了肿瘤是否发生。
患者男性,24岁。于2005年12月23日因发热3天,无尿2天入院。查体:体温37.2℃,神清,球结膜水肿严重,上胸可见数个出血点,全腹压痛明显,双肾区叩击痛,血象:WBC22×109g/L,N0.60,L0.40,PLT40×109/L,HFRS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下列正确的处理是()。 对患者进行隔离,必要时可请公安部门协助。 不必对患者进行隔离。 开展防鼠灭鼠运动。 接触者必须接受检疫。 可对接触者不检疫。
患者女性,58岁。右乳腺癌术后3年,口服三苯氧胺治疗中。无肝炎史,血糖正常。非均匀脂肪肝残存的正常肝组织与肝转移癌的超声鉴别依据是()。 A.前者为形态规则的低回声区。 前者为无占位效应的片状低回声。 前者内有正常走行的血管。 前者对周围结构无挤压。 后者有靶环状、牛眼状结构。 后者后方有明显的增强效应。
槐花散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枳实。 陈皮。 地榆。 生地黄。 荆芥穗。
男,33岁,反复腹痛10年,表现为右下腹和脐周为主的绞痛,伴有糊状泻,无脓血,并时有低热。体检发现右下腹包块。为与肠结核相鉴别,下列哪项依据最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