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住院医师中医儿科题库>儿科住院医师题库

问题:

[单选] 西医治疗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常用阿司匹林,一般应用至发病后()

A . 1~2周
B . 2~3周
C . 3~4周
D . 4~5周
E . 6~8周

菌痢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 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浆渗出。 肠粘膜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肠粘膜水肿、增厚、溃疡形成。 肠壁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嗜酸性肉芽肿的形成。 关于侧入路法下颌神经阻滞的定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穿刺点位于下颌骨喙突与颧弓下缘交点,由穿刺点向前方眼窝尖部刺入约4~5cm深度,针尖可触及颌骨后面(针尖过于向前)或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的根部(针尖过于向后方),调整针尖方向,直至出现上颌神经支配区域的放散痛,同时回吸无血和脑脊液。 在眶下缘正下方1cm,鼻正中线外侧3cm处为穿刺点,于眶下孔下缘进针,穿刺针指向外、上、后方,进针1~1.5cm即可进入眶下孔,刺中眶下神经时,可出现由鼻翼向上唇的放散痛。 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与皮肤成直角刺入约4.0~4.5cm,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将针退至皮下,对准原接触点后方0.5cm和稍上方5cm左右即可出现向下颌和牙龈部的异感,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与皮肤成直角刺入约4.5~5cm,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对准同侧瞳孔方向进针1~1.5cm,针尖进入翼腭窝时,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以下哪项不是骨组织的组成成分() 骨细胞。 有机纤维。 水。 弹性纤维。 黏蛋白。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诊断标准中晨起关节僵硬至少1小时应大于几周() A.1。 B.2。 C.3。 D.4。 E.5。 低氧血症是指() PaO2小于80mmHg。 PaO2小于60mmHg。 PaO2小于100mmHg。 PaO2小于50mmHg。 PaO2小于55mmHg。 西医治疗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常用阿司匹林,一般应用至发病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