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麻醉(医学高级)题库>麻醉相关解剖生理基础题库

问题:

[多选] 通过中枢化学性感受器调节肺通气的因素有()。

A . CO2蓄积
B . 低碳酸血症
C . H+增加
D . 碱中毒
E . 缺氧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宽大畸形。 P波与QRS波群无关。 PR间期逐渐延长,继之QRS波群脱落,呈周期性。 PR间期固定,有时QRS波群脱落。 PR间期延长。 在胸部正位取后前立位摄片的原因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立位能正确反映胸部脏器的确切形态。 立体能观察到产生气液面的病理改变。 后前位肺组织更靠近胶片,影像清晰。 后前位肩胛骨易于投影在肺野之外。 后前位心脏放大率小。 肌肉组织缺乏哪种酶() 磷酸果糖激酶。 己糖激酶。 葡萄-6-磷酸酶。 乳酸脱氢酶。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患者女性,32岁,胸闷、头昏症状。心电图如图5-18所示,应诊断为() 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女,21岁,3年来有发作性神志丧失,四肢抽搐,服药不规则,今凌晨起又发作,意识一直不清醒,来院后又有一次四肢抽搐发作。首先应选用药物治疗是()。 A.苯妥英钠0.25肌注。 地西泮10mg静注。 地西泮20mg静注。 副醛5ml灌肠。 苯巴比妥0.5g肌注。 通过中枢化学性感受器调节肺通气的因素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