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723经济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城市职能
【答案】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城市职能应包括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即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均属于城市职能范畴。城市规划工作中通常说的城市性质,就是通过各个城市所起的作用来体现的。
2. 实证主义分析
【答案】实证主义分析是指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 区域创新网络
【答案】区域创新网络是指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4. 局地原料
【答案】局地原料是指只有在特定地方才存在的原料。
5. 新产业区
【答案】新产业区是指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的中小型企业在一定地理区域内集聚而成的,以本地结网和根植性为特征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中小型企业的综合体。
6. 区位重量
【答案】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7. 通达度
【答案】通达度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以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通达指数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
二、问答题
8. 试述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实践应用。
【答案】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实践应用:
(1)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
(2)关于城市与腹地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3)关于城市内和城市之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
(4)关于城市的区位、规模和职能等方面的研究;
(5)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
①服务业的最佳区位模型是在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心地理论认为,每个企业
都需要一个市场门槛来维持它的生存,根据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等级,企业有不同的门槛和范围。
②对于一些大企业(如制造业、金融和保险)的管理部门,总部和分部都以与城市的等级序列相对应而布局。中心地理论也完全适用于办公机构的区位选择。
③城市内部办公机构的区位选择也同样具有上述特征,一般在中心城区集聚着一些大企业的总部和高级行政管理部门,而在核心区的周边地区分店、营业所和具体办公部门分部则较多。
9. 试述要素禀赋学说
【答案】要素禀赋学说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该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一般地,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利息率水平相对低于工资水平。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水平。所以,如果各个国家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即资本丰富的国家可以较低廉地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则可以较便宜地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它们就能够出口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进口使用昂贵生产要素比例人的商品。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又满足了相互的需求。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各区域或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10.试述跨国直接投资的一般国家区位因素。
【答案】跨国直接投资的一般国家区位因素:成本、市场和要素投入。
(1)根据区位论成本学派的观点,生产成本最低的区位便为企业所追求的最佳区位。最小成本可在一国之内找到,也可发生于多国之间。
(2)根据区位论市场学派观点,市场区是企业是否赢利、甚至是否存在下去的关键。可以服务较大市场的区位,成为企业追求的最佳区位。
(3)根据工业区位论,生产原料可分为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局地原料对区位具有一定的影响。
11.企业问卷调查中,样本企业选择有哪些方法?
【答案】样本企业选择方法:一般采取抽样方法和典型调查方法
(1)抽样方法
即从企业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选一部分企业作为样本。由于总体中各企业均有被抽中的可能性,因而能够保证被抽中的企业在总体中随机分布,不受任何主观意图的影响。因此该选取方法被世界科学界公认为非全面调查中用来推断总体的最完善、有科学依据的方法。
(2)典型调查方法
即在企业总体中,按照一定目的选择样本企业进行调查的方法。可包括分层次选择法、中等选择法和主要企业选择法。如果是为了近似估计总体的数值和类型特征,可把总体分成若干类别,从每一类型中按它在总体中所占比例的大小,选取若干典型企业进行调查。如果只是为了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则可以选择中等的典型企业为调杳对象。有时为了了解各部门主要情况,可以选择各部门的主导企业调查,由于主导企业在各部门占有一定份量,故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些部门的主要状况。
12.试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
【答案】产业集群在一个区域一经形成,就会对该区域的空间结构变迁产生持续的影响。 (1)产业集群形成之后,必然引发该产业的企业向集群所在的区位集聚,同时,与该产业相关的资源也会流向这个集群所在的区位。
在区域内,由于产业集群的形成而引起该产业空间组织的重新调整,往往形成某种产业的极化空间分布格局。产业集群的发展则会进一步强化这种格局。
(2)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带来所在地的经济快速发展,其结果是导致区域内出现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化,形成或者强化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3)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产业集群常常是在规划建设的各类产业开发区里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开发区的成败,进而也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重心转换,对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三、论述题
13.试述全球集中生产、东道国生产、产品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的基本内涵及关键区位因素。
【答案】(1)全球集中生产型
①全球集中生产型的基本内涵
全球集中生产是指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或一个区域,一个国家),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的公司类型。
②全球集中生产的关键区位因素
这种区位类型,受国际贸易政策影响较大。
(2)市场地生产型
①市场地生产型的内涵
市场地生产型是指在每一个市场地(国家)均建立其生产厂家,这些生产厂家以服务各自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