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题库>临床血液学检验题库

问题:

[单选] 应用溶栓药物治疗,应维持()。

A . 纤维蛋白原低于1.0g/L
B . 纤维蛋白原在1.0~1.2g/L
C . TT在正常对照的1.5~2.5倍
D . PT在正常对照的1.5~2.5倍
E . APTT在正常对照的1.5~2.5倍

研究血液流动性和血细胞变形性()。 血细胞形态学。 血细胞免疫学。 血液流变学。 实验血液学。 遗传血液学。 11个月小儿,广东人,母有流产史,近5个月面色苍白,在"感冒"时加重,伴小便呈茶色,无发热,皮肤黏膜无出血,曾在外院输血2次。查体:明显贫血貌,双巩膜轻度黄染,双肺(﹣),心尖部闻及Ⅱ/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右肋下3cm,质中,脾左肋下5cm,硬。为明确诊断,应做何检查() 血红蛋白分析。 G-6-PD活性测定。 乙肝两对半。 骨髓细胞学检查。 血清铁蛋白测定。 患者,男,31岁。不慎摔倒后手掌撑地,右腕部疼痛1小时,拍摄腕关节正侧片如图。 下列正确的是() 桡骨远端完全性骨折。 Smith骨折。 Colles骨折。 青枝骨折。 孟氏骨折。 盖氏骨折。 配制瑞氏染液的溶剂是() 蒸馏水。 乙醇。 甲醇。 异丙醇。 氯仿。 纤溶酶原(PLG)的外源激活途径是指()。 由血管内皮细胞中的t-PA裂解PLG形成纤溶酶(PL)的途径。 由内源性凝血途径裂解PLG形成PL的途径。 由外界介入体内的溶栓药物使PLG激活成PL的途径。 是继发性纤溶的理论基础。 是原发性纤溶的理论基础。 应用溶栓药物治疗,应维持()。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溶栓治疗的监测指标。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