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思考题
1. 如何确定基本薪酬?
【答案】基本薪酬的设计一般要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实施:
(1)进行职位分析,界定各职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要求。
职位分析是对职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综合,确定这些职位的职责以及这些职位任职人特征的程序。职位分析是是建立“以职位为基准的薪酬模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职位分析又称岗位分析、工作分析,主要是指通过系统地收集、确定与组织日标职位有关的信息,对日标职位进行研究分析,最终确定日标职位的名称、督导关系、工作职责与任职要求等的活动过程。
(2)要进行职位评价,确定各个职位相对的价值大小。
职位评价是指借助一定的方法,确定企业内部各职位相对价值大小的过程。职位评价的方法一般有四种:排序法、归类法、要素比较法和要素计点法。在实践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要素计点法。职位评价的结果确定了企业内部各个职位价值的相对大小,这就解决了内部公平性的问题。
(3)进行薪酬调查,将调查的结果和职位评价的结果结合起来,建立薪酬曲线。
薪酬调查是指收集同地区或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薪酬信息,从而确定市场薪酬水平的过程。 ①薪酬调查的实施
a. 选择需要调查的职位;
b. 确定调查的范围;
c. 确定调查的项目;
d. 进行实际的调查;
e. 调查结果的分析。
②薪酬曲线的建立
薪酬调查结束以后,将调查分析的结果和职位评价的结果结合起来,就可以建立企业的薪酬曲线,它是各个职位的市场薪酬水平和评价点数或者序列等级之间的关系曲线。薪酬曲线一般都采用最小二乘法来进行拟合。一般来说,薪酬调查的结果和职位评价的结果,即外部公平性和内部公平性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由市场薪酬水平和评价点数或者序列等级确定的薪酬点都分布在薪酬曲线的周围。最后,企业还要根据自己的薪酬策略来对薪酬曲线做出调整。
(4)要根据薪酬曲线来确定薪酬等级
①将职位划分成不同的等级
划分的依据是职位评价的结果。每一等级中的职位,其职位评价的结果应当接近或类似。如果使用的是排序法,就应当包括几个邻近等级的职位; 如果使用的是要素计点法,就应当包括一定点值范围的职位; 如果使用的是要素比较法,就应当包括‘定薪酬范围的职位。
职位等级划分的数量取基本的原则是,应当能够反映出职位的价值差异。
②确定各个等级的薪酬变动范围,即薪酬区间。
一般来说,确定薪酬幅度时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企业的薪酬支付能力; 各等级之问的价值差异; 各等级自身的价值; 各等级的重叠比率等等。
2. 什么是绩效? 如何理解绩效管理?
【答案】(1)绩效,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并且能够被评价的下作业绩、下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其中工作业绩就是指工作的结果,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则是指工作的行为。理解这个含义,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①绩效是基于工作而产生的,与员工的工作过程直接联系在一起,工作之外的行为和结果不属于绩效的范围。
②绩效与组织的目标有关,对组织的目标应当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由于组织的目标最终都会体现在各个职位上,因此与组织目标有关就直接表现为与职位的职责和目标有关。
③绩效应当是表现出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没有表现出来的就不是绩效。
④绩效既包括工作行为也包括工作结果,是两者的综合体,不能偏废其一。
(2)绩效管理是指制定与昂的绩效目标并收集与绩效有关的信息,定期对员工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和反馈,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保持一致,进而保证组织目标完成的管理手段与过程。
3. 人力资源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
【答案】人力资源的本质就是人所具有的智力和体力,它所有的性质都是围绕这个本质而形成的。人力资源具有的特殊性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能动性
人作为人力资源的载体,既是价值创造的客体,同时也是价值创造的主体。人力资源的能动性表现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即人,能够自我强化、选择职业、积极劳动等。
(2)时效性
人力资源是以人为载体,而人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发育成长期,人还不能进行价值创造,不能称为人力资源; 成年期,人可以进行财富的创造,形成了现实的人力资源; 老年期,人不能再进行生产创造,因此不再是人力资源。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源的这种倒U 形关系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时效性。
(3)增值性
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对个体来说,人的体力不会因为使用而消失,而是不断增强到一定限度; 他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也不会因为使用而消失,相反会因为不断地使用而更有价值。在一定的范围内,人力资源是不断增值的,创造的价值会越来越多。
(4)社会性
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不同,人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明显受到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具有社会属性。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同,必将导致人力资源质量的不同。
(5)可变性
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可能会有所变动,从而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在使用过程中人会因为自身心理状态不同从而影响到劳动的效果。另外,人力资源的可变性还表现为人力资源生成的可控性。
(6)可开发性
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和方式等不同于自然资源。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也是人力资源的重要职能。人力资源因其再生性而具有无限开发的潜能与价值,是效益最高的投资领域。
4. 怎样提高面试的有效性?
【答案】(1)面试是指通过应聘者与面试考官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对应聘者做出评价的力法。
(2)为了保证面试的效果,一般来说都要按照下面几个步骤来进行面试:
①面试准备。面试准备阶段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a. 选择面试考官;
b. 明确面试时间;
c. 了解应聘者的情况;
d. 准备面试材料;
e. 安排面试场所。
②面试实施。这是面试的具体操作阶段,也是整个面试过程的主体部分,一般又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小的阶段:
a. 引入阶段;
b. 正题阶段;
c. 收尾阶段。
③面试的提问技巧。
a. 善于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包括:行为型问题; 情境型问题; 智能型问题; 意愿型问题。
b. 提问时尽量避免应聘者能用“是”与“否”回答问题。
c. 不论应聘者的回答是否正确,都不要做任何评价,要学会倾听和观察,必要时给予目光接触以示鼓励。
d. 注意掌握和控制时间,不要让应聘者支配整个面试,使得面试考官无法问出所有的问题。④避免面试中的错误。面试是考官与应聘者面对面的交流,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⑤面试结束。
二、案例分析题
5. 华为的素质模型
[1].素质模型在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