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含政治学研究所)626政治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改革
【答案】政治改革就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也即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2. 政治心理
【答案】政治心理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而这些因素的综合,构成了社会成员的政治人格。
3. 国家主权
【答案】主权是“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力”。国家主权的概念源于法国学者布丹的主权学说。在他的《论共和国》一书中,布丹首次详尽地阐述了他的主权学说。他认为主权是主权者对领土及其居民的最高权力,除自然法和神法之外,不受任何其他权力所制定的任何法律和规则的约束。瑞士学者瓦泰尔被认为是第一个在国际上给国家主权作出确切定义的人。他认为,作为国际人格者的国家,当其独立于他国,自己管理自己,是国际社会的直接成员时,它就是主权者。卞权国家的出现和主权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国际关系从无序走向有序过程中的产物。
4. 奴隶制国家
【答案】奴隶制国家最早产生于公元前40世纪初的埃及,是奴隶主阶级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力实施奴隶主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维护奴隶主阶级政治特权地位和根本利益,压迫和剥削奴隶的政治组织。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掌握并享有一切政治权力,可以占有、买卖、甚至随意杀戮奴隶。而奴隶阶级则是被统治阶级,毫无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可言。奴隶制国家一般是在血亲宗法的基础上,按照分封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国王是最大的奴隶主,他分封诸侯,管辖地方,国家是由这些诸侯的势力范围组合起来的。
5. 城邦
【答案】城邦是古希腊政治的内涵概念。在古希腊人的政治语汇中,“政治”一词源自“波里”,该词在《荷马史诗》中指堡垒或卫城。同“乡郊”相对。后世把卫城、市区、乡郊统称为一个“波
里”,综合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而赋予其“邦”或“国”之意,演变为“城邦”之称。
6. 民主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可定义为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
7. 政治文化结构
【答案】政治文化结构主要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 ①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 ②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理论;
③政治价值规则是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相互作用并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观念取向,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
8. 有效性
【答案】政治权力的有效性是指政权能否有效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提高整体社会的福利水平。
9. 国家自主性
【答案】国家自主性是指国家在形式上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相对于社会各阶级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不是纯粹为某一个阶级的特殊利益服务。国家自主性意味着国家不仅仅是各种社会力量斗争的场所,而且是一种能动的力量,它反过来支配、控制或影响社会。
10.政府机构
【答案】政府机构在广义上指中央和地方的全部立法、行政、司法和官僚机关。狭义的政府机构仅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官僚机关。政府或国家机构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或称立法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司法机关; 武装力量,主要指军队。
二、简答题
11.简要叙述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共同特征。
【答案】(1)与早期现代化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较大的特殊性,总体特征表现为后发性:
①发展中国家由于启动政治发展的时期较晚,面临着时间和问题的巨大压力;
②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是一种被动型政治发展,即由于在现代化的历史上属于晚来者而不得不具有某些特殊的发展逻辑。被动发展意味着缺乏自主的发展。
③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它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因素等也对政治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起点一般都是从殖民主义的历史展开的,这些国家在国家地位、主
权独立等方面曾受到巨大的冲击,这对独立后的政治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如缺乏民主、国家的非整合性、法治匮乏等也会对该国政治的发展产生作用。
(2)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也存在一定的有利因素:
①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法等国家,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国家的主导作用很明显。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面临着政治体系与整个社会体系的同时发展,而且由于这些社会的传统性较强、分化程度较低以及广大社会阶层的内在现代化推动力较弱,因此必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以国家为主的干预性过程,政权为促进和调节社会动员而采取的政策,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②发展中国家最明显的所谓后发优势,体现为其借鉴性的特点。早发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盲目性,在探寻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些国家的军事化、殖民化道路就是这种代价的一种曲折反映。这在后发国家中得以避免。在政治发展的目标、方向上,后发国家可以参考早发国家,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政治体系。尤其能体现后发优势的是,早发国家政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机制、治理技术,成为后发国家迅速建立稳定有效的政治体系,发挥应有功能的参考条件。
12.政治权力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答案】政治权力是指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政治权力中包含着主客观两个方面的构成要素。
(1)客观构成要素最主要的有:
①生产资料。劳动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前提,而生产资料则是人类劳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可以获得支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此,生产资料对于政治权力具有首要的和根本的意义,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必然成为政治权力的主体。
②物质财富。物质财富的价值是抽象劳动意义上的劳动者智力和体力的凝结,因此,任何物质财富本身都代表着一定的力量,物质财富的累积就意味着力量的扩大,物质财富的占有就意味着力量的拥有。同时,物质财富又具有使用价值,从物的方面来看,物质财富的使用价值可以解决政治力量形成和活动中的技术要求。从人的方面来看,物质财富的使用价值可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这就可以使物质财富的拥有者把他人利益与自己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社会政治力量在人力力一面的扩展。
③暴力。暴力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因此,它构成了政治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可是,暴力又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暴力具有相对严密的组织性。其次,暴力具有机动性; 再次,暴力具有直接强制力。此外,暴力还有明显的效果性。所有这些特性,使得暴力成为政治权力的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除此以外,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还包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时机以及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等。
(2)主观构成要素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