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623艺术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艺术思维

【答案】艺术思维是指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与灵感思维经过复杂的辩证关系构成的思维方式。其中形象思维是主体,起主要作用。艺术思维对现象和本质两方面进行双重加工,加工的重点在感性形式上,遵循的是个性的情感逻辑。现象是用共性概括个性,是自然作用于人的精神; 本质是用个性显示共性,是人的精神作用于自然。艺术思维特有的双重加工使感性形式和理性内容均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审美形象统一,即新的艺术形象、艺术品的诞生。

2. 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等。

3. 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

【答案】维克多·巴巴纳克是60年代末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他最早提出“设计理论”这一观点,著有《为现实世界的目的》一书。该书明确提出了设计的三个日的:①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富裕国家和阶层服务; ②设计不但应为健康人服务,而且应考虑为残疾人服务; ③设计必须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必须为保护地球服务。巴巴纳克所提出的设计的三个目的反应了现代设计的根本宗旨和本质特征,对美国和世界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书中的诸多观点更被认为是现代设计师进行设计实践必须奉行的准则。

4. 康德

【答案】康德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康德的前半生主要以研究自然科学为主,后半生转向对哲学和美学的研究。在哲学上,他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部著作构成了康德哲学的完整体系。在美学上,康德从美的分析、崇高的分析和天才与艺术三方面进行探讨,从其美学的总体来看,康德美学的主旨在于强调美的主观性和超功利性,美不依赖于概念而独立存在,美具有合目的性,带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色彩。康德美学思想在欧洲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的各种形式主义和纯艺术论大都溯源于此。

5. 艺术流派

【答案】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批思想倾向、艺术主张(美学主

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流派的形成,有的是自觉的,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宣言,有自己的创作队伍和代表艺术家,如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 有的是不自觉形成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或相似而组合在一起,如威尼斯画派; 或是被后人归总为特定的流派,如意识流文学等。

6. 造型艺术的瞬间性

【答案】造型艺术的瞬间性是指造型艺术为了能够以形传神、以静写动,从而在事物运动的动静交叉点上,抓住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瞬间形象,并将其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固定下来。通过将瞬间闪现的画面,把日常生活当中的典型之处捕捉出来,这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7. 意蕴

【答案】意蕴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其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感性的、具体的、可以多重理解的。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寓于各门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之中; 第二个层次包含在作品的形式构成之中; 第三个层次是作品中的物象、时间、情节等的指称意义和表现意义:第四层次是文化意义,也就是约定俗成的意义和本质的意义。意蕴的各个层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并只有在整体性中才得以确定。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等特点,它深藏于作品内部,需要欣赏者靠心灵去感悟、体现。艺术意蕴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8. “准艺术”

【答案】“准艺术”是指艺术发生的第二个阶段。从工具的产生,到艺术的发生,大约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 第二阶段: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这就是艺术发生的开始,称作“准艺术”、“史前艺术”或“艺术前的艺术”; 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就是文明社会的艺术。“准艺术”发生在狩猎经济为基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四万年至三万年以前,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准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过渡性与发展性。

9. 艺术鉴赏

【答案】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艺术鉴赏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艺术鉴赏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严格来说,没有艺术鉴赏,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而艺术鉴赏又是其他一切艺术接受方式如艺术批评、艺术史研究的基础。

10.电视散文

【答案】电视散文是一种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

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散文般优美的意境。电视散文将电视与散文联姻,催生成一个新的文学载体,具有文学性,包涵浓郁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审美空间。同时它又具有电视性,以画面、音乐、色彩、字幕、声响等艺术元素构成直观的审美视觉空间,在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中,产生审美的即时互动效果。电视散文的代表作有温州电视台的《永远的廊桥》、四川电视台的《哑巴渡》等。

二、简答题

11.慢镜头的概念和作用是什么?

【答案】(1)慢镜头的概念

慢镜头是用高速摄影而成的,1秒钟能达到48或96格,而放映的时候仍然是每秒钟24格,于是就产生了慢动作。慢运动,摄影上又叫升格。

(2)慢镜头的作用

①慢镜头能够将快速运动捕捉下来,分解后的动作有益于人们对其进行观察。

②慢镜头可以创造意境,表达诗意或哲理。

③慢镜头可以将人物头脑中印象最深的东西表现出来,加强镜头的视觉冲击力。

12.什么是艺术发展的自律性?

【答案】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就是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看,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

(2)从艺术的横向联系来看,不同民族艺术之间及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13.请结合你所报考的方向谈谈中国电视与新媒体的结合趋势?

【答案】(1)多媒体视像文化的诞生

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国际互联网、数字图像压缩技术、数字音频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等一大批传媒新技术的涌现,影视文化正在逐渐发展为与新媒体技术结合的多媒体的视像文化。

(2)多媒体视像文化的主要特征

①信息的电子图像化

多媒体视像文化将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信息社会的高级阶段,信息的主流将是视像信息,或者说信息文明的一个重要表征便是视像文化的发达充溢”。一切信息——图像(包括非电子类)、图文(图表和文字)、声音(包括语言)全被纳入电子图像系统。

②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

信息社会高级阶段的另一主要特征是电视、电脑、电信一体化,构成统一的电子信息网,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