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GH141/GH907异种合金真空电子束焊接件裂纹敏感性研究

关键词:高温合金,焊接工艺参数,焊后热处理,裂纹敏感性,力学性能

  摘要

近年来,在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采用焊接技术进行分体组合、加工制造某些承力构件,已经得到成功的应用。而异种材料的焊接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异种合金焊接接头作为工件的主要部位,其性能和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对于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缺陷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GH141和GH907是近年来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上的两种重要的高温合金,将这两种合金焊接在一起,可以使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利用材料线膨胀系数的不同,完成主动间隙的配合,从而达到提高发动机性能、增加发动机推重比、节省材料、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但这两种合金焊接后,出现在焊接热影响区的显微裂纹问题,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就GH141/GH907焊接件热影响区出现的裂纹,从焊接工艺、焊后热处理制度两个方面着手,深入研究了其对GH141/GH907裂纹敏感性的影响规律。焊接工艺方面,在GH907一侧,适当施以焊前预热,可以有效减少因GH907线膨胀系数低而在加热、冷却过程中产生的裂纹。本试验中,350℃的焊前预热对应于最低的裂纹率;针对焊接工艺对GH141一侧热影响区微裂纹的影响,也做了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当焊接线能量为714 J/cm时,材料可以获得最佳的热影响区微观组织及显微硬度。线能量过小,焊缝冷却速度快,从熔池结晶出的高温组织残留下来,只有部分强化相被保留到室温,使接头强度降低;线能量过大,用于形成强化相的合金元素严重烧损和挥发,造成强化相沿晶界的贫化,从而弱化晶界。针对焊后热处理温度对GH141裂纹敏感性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真空度对焊接件热影响区的组织形貌有着重要的影响。非真空热处理,易在热影响区产生脱碳,从而失去碳化物对晶界的钉扎作用,弱化晶界,增加裂纹敏感性。因此,焊接后,采用真空热处理,可以有效控制脱碳,减少裂纹的生成。对于热处理温度、时间对再热裂纹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760℃的焊后时效处理裂纹敏感性最强,并且试样加热速度越慢,裂纹程度越严重,在该温度条件下进行焊后热处理,晶界处的碳化物呈连续或断续薄膜状;随着焊后热处理温度的增加,应变时效裂纹敏感性降低,当热处理温度为950℃时,裂纹率为零,晶界处碳化物呈交错链状分布,热处理温度继续增加,裂纹敏感性随之增加,当热处理温度达到1040℃时,在热影响区粗晶区出现粗大的沿晶过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