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861经济管理学基础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考察固定汇率下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
【答案】如图所示,假定政府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比如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则会使LM*向左移动,导致汇率水平提高。为了维持本国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外币,抛出本币。这种干预行为导致本国货币供给增加,LM 曲线向右移动,这一过程会持续到回到最初状态时为止。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固定汇率的小型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通常是无效的。
图 固定汇率下的货币紧缩
2. 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者提出了哪些政策主张?
【答案】货币主义者提出的政策主张主要包括:
(1)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弗里德曼认为财政政策会产生挤出效应,私人投资会随着政府开支的增加而减少,其后果往往是非生产性投资代替了生产性投资,过度的政府支出还会引发通货膨胀。
(2)反对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货币主义坚持经济政策具有滞后性,因此相机抉择的政策反而会引发或加剧经济的波动。
(3)主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以货币供给量作为唯一的货币政策控制指标。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按平均国民收入增长率再加上人口增长率来制定并公开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供给增长率是货币政策的最佳选择。这样的货币政策能够给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根源。
3. 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答案】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必须区分产品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其中,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所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例如,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那么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此时面粉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
4. 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有何影响?
【答案】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 曲线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从IS-LM 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1)IS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如图(a )和〔b )所示,在LM 曲线不变时,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 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 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反之,IS 曲线越平坦,则IS 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图 IS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2)LM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如图所示,在IS 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 曲线的斜率不同而不同。LM 曲线的斜率越大,即LM 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 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 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图 LM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二、论述题
5. 试述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原因的解释。
【答案】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种种解释,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为货币数量沦的解释,这种解释强调货币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二个方面是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来解释,包括从需求的角度和供给的角度的解释; 第三个方面是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说明通货膨胀的原因。
(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论在解释通货膨胀方面的基本思想是,每一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由货币方程MV=Py可得:
通货膨胀率=货币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产量增长率
根据货币交易方程可知,通货膨胀来源于三个方面,即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增长和产量增长。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且收入处于其潜在的水平上,则可以得出,通货膨胀的产生主要是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货币主义强调货币和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认为通货膨胀只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多于需求量,于是“通货膨胀是一定会到处发生的货币现象”。
(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
,如图持续显著的上涨。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理论把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