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辨析题
1. 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
【答案】此观点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1)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2)培养目标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3)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两者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培养目标的制定受教育目的的制约,但制定培养目标还要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及特定的社会领域对教育的要求。
2. 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
【答案】正确。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目的或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围绕这一目的或任务开展管理、教学、服务等工作。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下作,是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任务。
教学必须遵循教育性原则,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都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3.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具体理由如下:
(1)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与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两者等同。一力一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把教学等同十智育将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2)题中的观点仅仅把教学看成是实施智育的途径,忽视了教学同时还是实施德育、美育和体育的基本途径。即使作为实施智育的途径,教学也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授受,还包括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
4. 智力是创造力的充要条件。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具体理由如下;
(1)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来看,高智力者,创造力可高可低; 低智力者,创造力一定低。反过来看,高创造力者,智力较高; 低创造力者,智力可高可低。
(2)智力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小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创造力还受到知识、人格特征、动机等因素的影响。
二、简答题
5.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权利的规定。
【答案】(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6. 简要比较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者的异同。
【答案】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是三种不同形态的综合课程,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具体分析如下:
(1)三者的共同点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是以学科或文化知识或亚文化知识为课程整合的基点,课程整合的核心主要源于学科。这种综合课程试图打破或超越各分科课程自身固有的逻辑,形成一种把不同学科内容有机整合为一体的新的逻辑。
(2)三者的不同点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对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程度不同。
①相关课程是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的课程。例如,物理、化学、数学在某些主题上的联系,历史、地理、公民在某些主题上的关联,等等。相关课程可以克服分科课程彼此封闭、各自为政的缺陷,通过寻求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彼此整合起来,有助于优化生的认知结构。当教师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以后,也可以彼此配合,避免对知识的不恰当重复。
②融合课程是指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成一门的课程。例如,历史、地理公民融合为综合社会科,物理、化学、生物融合为综合理科,等等。融合课程并非原
先几门传统学科的拼盘或混合,而是打破或超越了被融合的各学科的固有逻辑,形成了一个新的有机体一一融合课程的逻辑。由此看来,融合课程在学科综合的程度上远远超出相关课程。
③广域课程是将各科材料依性质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各科材料加以组织和排列,进行系统教学的课程。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高度整合分科课程,以便能与生活联系起来。它与相关课程、融合课程相比,其综合范围更加广泛。广域课程在其出发点上与融合课程存在某种相似:都是围绕一个所选择的组织核心而将分支学科组织为一个新的课程整体,而且被整合的每一门学科都将失去其独立性。但广域课程与融合课程也有区别,广域课程在范围上要比融合课程来得大。融合课程的范围主要限于与学科有关的领域,而广域课程不仅百科与学科有关的领域,人类所有的知识与认知领域都可以被整合。
7. “教,政之本也; 狱之末也”表达董仲舒什么教育思想?
【答案】“教,政之本也; 狱之末也”是汉朝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的论述,表达了他重视儒家学说,强调儒家道德教育的思想。
(1)“教,政之本也; 狱之末也”。政教即德教,是软的一手; 狱即刑罚,是硬的一手。两手软硬兼施,本末并用、缺一不可,但又非平均用力,而是德主刑辅,共同服务于政,充当政的工具。
(2)董仲舒强调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他几乎把一个国家的治乱兴废都归之于礼乐教化。他强调政治上首要的事情就是“德教”。王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化。他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指出要用“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对人民加强思想统治,使他们自觉地听从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达到“变民风,化民俗”、“万民正”的目的。他认为如果不在政治统治中强调教育的作用,民众就会为了追求利益,挺而走险,便会形成如同洪水一样的灾难。教育就是要起到提防社会“奸邪”的作用。
8. 列举问卷设计中封闭式题目的三种答案格式,并各设计一个完整的题目。
【答案】封闭式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封闭式问卷包括以下几种问题型式:
(1)是否式。把问题可能答案列出两极端情况,从中择一,“是”与“否”,“同意”与“不同意”
示例:
你是班主任吗?
A. 是
B. 否
(2)选择式。从多种答案中挑选最适宜的一个或几个答案,然后做上记号。
示例:
你比较喜欢看哪些电视节日? (限选三项)
A. 新闻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