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浙江住院医师公共科目题库>医学伦理与卫生法规题库

问题:

[单选] 1932年到1972年间,美国研究者随访了400名贫穷的身患梅毒的非裔美国黑人,以了解梅毒的发展过程。虽然当时青霉素已经普遍使用,而且价格并不昂贵,但是研究人并不对其采用青霉素治疗,而是给予安慰剂,以观察在不用药物的情况下梅毒会如何发展。医学伦理的角度,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 研究人员为了医学科学的发展而进行研究,是道德的
B . 研究人员选择"贫穷的患了梅毒的非裔美国黑人"作为受试者,表明了对弱势人群的关注,是道德的
C . 研究人员没有让受试者使用青霉素治疗梅毒,违背了有利原则
D . 研究人员让受试者服用"安慰剂",所以实验是道德的
E . 研究人员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梅毒的发展过程,因此,未给受试者使用青霉素治疗是道德的

睾丸大小正常,鞘膜腔内见无回声暗区包绕睾丸,应诊断为() 睾丸鞘膜积液。 精索鞘膜积液。 隐睾。 腹股沟斜疝。 睾丸血肿。 患者,男性,85岁。因咳嗽发热1个月,昏迷5小时入院。高血压史30余年,无明显糖尿病史。体检:体型消瘦,深度昏迷,脱水貌。四肢厥冷,双侧中、下肺可闻及湿啰音。血压10.6/5.3kPa(80/40mmHg),心率124次/分,心律不齐,未见双下肢水肿。尿糖(++++),尿酮(-),ECG提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假如此时血糖33.3mol/L(600mg/dl),血酮(-),pH7.35,血钠、Cr均增高,下列的综合治疗方案中哪一项是最合理的() A.抗感染、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 抗感染、补液、抗心律失常。 抗感染、补充低渗氯化钠溶液、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 抗感染、补液、小剂量胰岛素皮下注射、抗心律失常。 抗感染、抗休克、纠正酸中毒。 休克时5~10分钟快速静滴盐水250ml,如血压升高、中心静脉压不变提示() 心功能不全。 血容量过多。 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血容量不足。 以上都不对。 女性,26岁,临床诊断为特发性癫痫,病史已3年。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每月发作2~3次,其防治的正确措施是() 应根据各种不同的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避免疲劳、高热、饮酒、激烈运动等诱发因素。 发作时应尽快肌内注射安定以制止发作。 药物应用,需待癫痫完全控制2~5年后才可考虑终止。 根据脑电图和颅脑CT的变化,决定抗癫痫药的应用时间。 下列哪项HD病理分型提示预后最差()。 淋巴细胞为主型。 淋巴细胞消减型。 混合细胞型。 结节硬化型。 以上都不是。 1932年到1972年间,美国研究者随访了400名贫穷的身患梅毒的非裔美国黑人,以了解梅毒的发展过程。虽然当时青霉素已经普遍使用,而且价格并不昂贵,但是研究人并不对其采用青霉素治疗,而是给予安慰剂,以观察在不用药物的情况下梅毒会如何发展。医学伦理的角度,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