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麻醉科住院医师题库>椎管内麻醉和治疗题库

问题:

[多选] 硬膜外麻醉血压下降的机制有()

A . A.交感神经阻滞
B . B.骨骼肌松弛
C . C.心交感神经抑制
D . D.中枢交感活性下降
E . E.动脉硬化

患者,女性,62岁。右季肋区疼痛2个月。CT检查:肝右叶11cm×7cm肿块,包绕、压迫下腔静脉,肝左叶内多个小的低密度结节。经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的是()。 A.肝内血行转移。 肝外血行转移。 肝外骨转移。 种植转移。 直接蔓延。 女性,55岁,白带多,伴性交出血1个月,妇检:宫颈后唇直径3cm大菜花样赘生物,未累及阴道及宫旁组织,宫颈活检病理为鳞癌。术后病理证实双侧髂外淋巴结转移,应补充何种治疗() A.免疫治疗。 补加腹主旁淋巴清扫术。 补充化疗。 不需补充治疗。 补充体外放疗。 关于异丙嗪和哌替啶相互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异丙嗪增强哌替啶的呼吸抑制和镇痛作用。 异丙嗪降低哌替啶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增强其抗胆碱作用。 异丙嗪增强哌替啶的镇静作用。 异丙嗪增强哌替啶的镇静和镇痛作用。 异丙嗪能抑制哌替啶的组胺释放作用。 关于血小板直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常:4~5μm。 小血小板:平均2.5μm。 中血小板:平均4.5μm。 大血小板:平均5.5μm。 巨大血小板:>7.5μm。 硬膜外阻滞后血压下降合并心率减慢的原因有() A.心肌缺氧。 B.交感神经阻滞。 C.左心衰竭。 D.迷走张力增加。 E.术前用药的影响。 硬膜外麻醉血压下降的机制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