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813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答案】(1)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在既定资源配置状态下,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一个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

①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②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十任何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③任何两种商品对十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

(2)完全竞争市场之所以总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从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必要条件分别加以说明。

①从交换的最优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每个消费者都会调整对商品的需求以满足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既然各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各消费者购买任意两种商品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替代率等于全体消费者所面对的共同的价格比率。因此,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

②从生产的最优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生产者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每个生产者都会调整要素的需求以满足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既然各生产者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各生产者购买并使用的任意两种要素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全体生产者所面对的共同的要素价格比。因此,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都相等。 ③从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来看,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即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每一消费者对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因此,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边际转换率。

(3)综上所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二个必要条件都可以得到满足。换而言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下,整个经济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的经济必定是最优效率的经济。

2. 请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利率的改变与储蓄量的关系。

【答案】利率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途径影响储蓄。

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利率变动通过影响消费的成本来影响储蓄。例如,利率上升意味着居民消费的成本上升,消费成本的上升导致居民减少既定收入中的消费,换句话说,增加既定收入中的储蓄。

利率变动的收入效应:利率变动首先影响既定储蓄的实际价值,通过影响储蓄的实际价值再影响既定收入中的消费比率,最后通过影响消费比率来影响储蓄。例如,利率上升首先导致既定储蓄的实际价值上升,储蓄的实际价值上升再导致居民增加既定收入中的消费比率,消费比率的上升最后导致储蓄的减少。

可见,当利率上升时,收入效应使人们倾向于减少储蓄,而替代效应使人们倾向于增加储蓄,最终储蓄增加还是减少则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大小。当消费带来的边际效用和储蓄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即达到了均衡,消费者既不想增加储蓄,也不想减少储蓄。

按照分析,储蓄量原则上可能会受到利率的影响。但是,证据多半表明,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很小。

3. 某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分别为D L =4000-50WSL -50W 。请问:

(1)均衡工资为多少?

(2)假如政府对上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税10美元,则新的均衡上资为多少?

(3)实际上对单位劳动征收的10美元税收由谁支付?

(4)政府征收到的总税收额为多少?

【答案】(1)均衡时,D L =SL ,即4000-50W=50W,解得均衡工资W=40。

(2)如果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税10美元,则劳动供给曲线变为:

由,即。

解得:W=45,此即征税后的均衡工资。

(3)征税后,厂商购买每单位劳动要支付的工资变为45美元,而不是征税前的40美元。两者之间的差额5美元即是厂商为每单位劳动支付的税收额。

工人提供每单位劳动得到45美元,但有10美元要作为税收交给政府,所以仅能留下35美元。工人实际得到的单位工资与征税前相比也少了5美元。这5美元就是他们提供单位劳动而实际支付的税款。

因此,在此例中,厂商和工人分别支付5美元的税款,恰好平均承担了政府征收的10美元税款。

(4)征税后的均衡劳动雇佣量为:

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

4. 证明:若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只购买两种商品,那么这两种商品不可能都是劣等品。

【答案】劣等品是指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其需求量减少的商品。如果假设x i (p , m )是第i

种商品的马歇尔需求函数,那么商品i 是劣等品就意味着

者,如下的预算约束恒成立:

。对于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

①式两边关于收入m 求导,得到:

对于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等式②恒成立。

假设商品1和2都是劣等品,那么就有, i=1或2,从而②式左边恒小于零,等式②不成立,这就产生矛盾。所以,如果一个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那么它们不可能都是劣等品。

二、论述题

5. 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与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率提高之间有何关系? 边际生产力递减是如何体现在现实中的? 请举例说明。

【答案】(1)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与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率提高之间的关系

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连续将资本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总产出的增量即资本的边际产量将会出现递减的现象。一般认为,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并不是根据经济学中的某种理论或原理推导出来的规律,它是根据对实际的生产和技术情况观察所作出的经验性概括,反映了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纯技术关系。同时,该规律只有在下述条件都具备时才会发生作用:生产技术水平既定不变; 除一种投入要素可变外,其他投入要素均固定不变: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量必须超过一定点。

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产量却有所增加,这种情况被认为发生了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由两个层次观察到:第一,产量不变时,所使用的要素投入减少; 第二,要素投入不变时,其所生产的产量增加。

显然,按照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不存在技术进步时,总产出最终停止增长。可是,现实的经济实践表明,总产出并没有停止增长的情况,原因是技术进步提高了要素的生产率,保证了总产出的持续增长。技术进步导致生产率的提高不仅阻止了要素边际生产力的递减,一定程度上反而提高了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通过资本、劳动等加强并维持产出的增长。

可以说,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率提高,则是长期生产的结果。

(2)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现实中的体现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现实中的例子很多,比如,对于给定的1公顷麦田来说,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前提下,考虑使用化肥的效果。如果只使用一公斤化肥,那可想而知,这一公斤化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即边际产量是很小的,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随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会逐步提高,直至达到最佳的效果即最大的边际产量。但必须看到,若超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