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801毛中特概论之毛中特概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答案】(1)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这里,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科学概念,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住我国的基本国情。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己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己经确立,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程度还比较低,因而具有以下特征: ①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②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③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④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⑤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⑥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⑦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⑧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⑨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1)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坚持一勿为了人民,是由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和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来看,人民群众之所以能够起到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根本作用,是因为他们不仅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还是社会变革的卞体。
(2)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解放和幸福。
(3)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人民群众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卞义事业的创造者,也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享有者。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3. 怎样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答案】(1)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的理解包括:
①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
②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富裕”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是要使这种富裕成为“共同富裕”。邓小平特别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③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推进逐步深入。我们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在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4. 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答案】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这主要是由中国中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以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更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自己的责任。
(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党的领导。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人民群众之所以信任、选择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
①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
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 ③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允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顺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共建美好未来。
④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只有以坚强的政治核心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真正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能够把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核心。
(3)在中国,要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5.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答案】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有:
(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是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6.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答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a. 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排除了个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无偿地占有他人劳动成果。每一个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劳动,社会则根据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收入分配。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当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社会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时,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还不能做到不计报酬地为社会提供劳动,这决定了社会还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条件。在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