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6岁,因“畏寒、发热、头昏、乏力18d”于7月来诊。隔日发热1次,每次发热前有畏寒、寒战,发热后大汗,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发热间歇期无不适,精神、食欲好。查体:T40.2℃,P124次/min,R22次/min,BP118/75mmHg;皮肤、黏膜略苍白;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稍大,肝区轻叩痛,莫菲征(-),双肾区无叩压痛。血常规:Hb84g/L,WBC8.86×10/L,N0.68,PLT88.6×10/L。治疗该并发症的最佳方案是() A.非甾体消炎药。 喹诺酮类抗感染治疗。 停止伯氨喹、糖皮质激素,加用碳酸氢钠和利尿剂治疗。 原方案加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原方案加利尿脱水剂治疗。
下列急性阑尾炎的体征中,哪些是正确的() 右下腹固定压痛点。 腰大肌试验阳性,提示阑尾炎位置深。 闭孔肌试验阳性,提示阑尾炎位置低。 直肠右前方触痛,无包块,提示有盆腔脓肿。 右下腹包块可能为阑尾周围炎或脓肿。
有关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阑尾的解剖特点使其管腔易于阻塞。 致病菌多为肠道各种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 细菌入侵。 胃肠道疾病。 急性阑尾炎发病率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
特殊类型的阑尾炎特点() 小儿阑尾炎易发生坏疽穿孔。 老年人病理表现与临床表现不一致。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压痛点可上移。 小儿急性阑尾炎宜保守治疗。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穿孔后炎症不易局限。
患者女,36岁,因“畏寒、发热、头昏、乏力18d”于7月来诊。隔日发热1次,每次发热前有畏寒、寒战,发热后大汗,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发热间歇期无不适,精神、食欲好。查体:T40.2℃,P124次/min,R22次/min,BP118/75mmHg;皮肤、黏膜略苍白;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稍大,肝区轻叩痛,莫菲征(-),双肾区无叩压痛。血常规:Hb84g/L,WBC8.86×10/L,N0.68,PLT88.6×10/L。为明确诊断,拟采取的最快速诊断方法是() A.血培养。 肝、肾功能。 肝B型超声。 胸部X线片。 外周血涂片查疟原虫。
下列哪些符合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