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来临,呼吁全国公民素质的提高。在社会中,促进未来发展动力的生产要素,既不是土地,也不是劳动力,而是知识,是人的素质。中学教育在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负担着提高全体人民素质的重大责任。“基础素质教育是面向学生全体,针对全体学生,从学生的长远利益考虑,全面增强学生各方面素质,努力发现和培养学生潜能,使接受教育的学生在体育、德育、智育等各方面全方位发展,这是目前我国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教育模式”。在这其中“针对全体学生”是基础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针对全体学生”,即在平时教学活动中,使每位学生都能有平等的学习机会,推动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自身原有水平的基础之上有所发展和提升,尤其是促使学困生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最终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化学是高中学生所有科目中直观性和趣味性最强的学科之一。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综合分析发现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的适应性强弱对他们过渡阶段的学习有很大影响,甚至是以后大学的学习,然而很多老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或是很容易将这个问题忽略。为了提醒中学化学老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笔者从化学教育衔接方面及心理学角度提出了解决初、高中以及高中与大学过渡阶段的教学中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学习策略,也就是说需要将准备工作在高一新生入学初期就做好,教师则需要努力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同时加强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学习能力,将少部分大学化学内容贯穿到教学中,让学生探究,拓展知识面,使学生触摸学科研究领域前沿,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从高一起就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法指导,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化学充满了吸引力,从而培养了学生探究性思维,也为本学科培育后继人才打下基础。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介绍学困生的界定及国内外关于此课题的研究进展,课题提出的背景以及文章研究的对象、方法、目的和意义。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文章第三部分是高一化学学困生成因的实证分析,文章以新疆库尔勒市第二中学为样本,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实证研究化学学困生的成因与特征。结果发现,学困生基础较差,初、高中教材衔接不够,高中与大学化学教育衔接不够(这里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等因素的衔接),是造成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一些主要的原因。在全面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第四部分提出了高一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主要包括: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全方位的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学困生进行心理疏导,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做好初~高中,高中与大学化学教育衔接,帮助学困生“脱困”。文章第五部分是文章总结部分,在个体转化实验探究与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并且指出了文章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对此研究提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