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10个月。3个月前发热、抽搐,初拟诊为上呼吸道炎,10d后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经治疗后现体征:头围48cm,前囟隆起,前额突起,颅缝增宽,两眼球向下凝视,心、肺无异常。应考虑的诊断是() 慢性脑膜炎。 脑脓肿。 脑室膜炎。 脑积水。 脑肿瘤。
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是() 《说文解字》。 《辞源》。 《经籍纂诂》。 《尔雅》。 《辞通》。
婴儿8个月。因发热伴呕吐3d,抽搐1次,考虑化脓性脑膜炎。最可靠的诊断依据() 前囟饱满。 发热、惊厥。 喷射性呕吐。 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 脑脊液涂片找到细菌。
属于注音方法的是() 部首法。 音序法。 直音法。 韵序(韵部)法。 类别法。
男孩,11岁。因发热20d、纳差、腹胀、便秘于1994年8月入院。体检:体温39.2℃,神志清,表情淡漠,咽稍红,舌苔厚,心、肺无异常,腹略胀,肝肋下2.5cm,剑下4cm,质软,轻压痛,脾肋下2cm,入院后确诊为伤寒。请问伤寒持续发热主要是() 持续菌血症状态。 伤寒杆菌在集合淋巴结内繁殖。 致敏的肠壁组织发生坏死。 机体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形成和逐渐增强。 病灶中单核-巨噬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
男孩,4岁。因发热、呕吐2d,抽搐1次来院急诊。体检:神萎,面色难看,颈抵抗,心、肺检查无异常,腹软,肝、脾无肿大,布氏征阳性,双侧巴氏征阳性,背部发现一疖肿,周围发红。脑脊液外观浑浊,白细胞数2500×106/L中性粒细胞0.90,糖1.68mmol/L,蛋白1.2g/L,氯化物118mmol/L。诊断首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