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辽宁大学信息学院853计算机基础综合之数据结构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述文件中适合于磁带存储的是( )。

A. 顺序文件

B. 索引文件

C. 哈希文件

D. 多关键字文件

【答案】A

【解析】磁带存储是一种顺序存储,顺序文件(sequential file)是记录按其在文件中的逻辑顺序依次进入存储介质而建立的,即顺序文件中物理记录的顺序和逻辑记录的顺序是一致的。因此顺序文件适合磁带存储。

2. 以下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的术语是( )。

A. 循环队列

B. 链表

C. 哈希表

D. 栈

【答案】D

【解析】循环队列体现线性表是以顺序存储。用散列法存储的线性表称散列表。链表说明线性表是以链式结构存储的。栈不能体现出是顺序还是链式存储结构。

3. 若一个有向图具有拓扑排序序列,那么它的邻接矩阵必定为( )。

A. 对称矩阵

B. 稀疏矩阵

C. 三角矩阵

D. —般矩阵

【答案】C

【解析】在图论中,由一个有向无环图的顶点组成的序列,当且仅当满足下列条件时,称为改图的一个拓扑排序:①每个顶点出现且出现一次;②若顶点在序列中排在顶点B 的前面,则在图

中不存在从顶点B 到顶点A 的路径。由拓扑排序的性质知,有向图的邻接矩阵必定为三角矩阵。

4. 设有一个10阶的对称矩阵A ,采用压缩存储方式,以行序为主存储,a 11为第一元素,其存储地址为1,每个元素占一个地址空间,则a 85的地址为( )。

A.13

B.33

C.18

D.40

【答案】B

【解析】对于对称矩阵,为了节省存储空间,为多个相同的元素只分配一个存储空间。对于对称矩阵,元素下表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当i >=j 时,k =i(i﹣l)/2+j ﹣l ;当i <=j 时,k =j(j﹣l)/2+i ﹣l 。其中k 相当于地址空间的标号,i 为行号,j 为列号。因为第一个元素存储地址为1,所以最后计算的k 需要加1。所以a 85的存储位置为8*(8﹣1)/2+5=33。

5. 用海明码对长度为8位的数据进行检/纠错时, 若能纠正一位错, 则校验位数至少为(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设校验位的位数为k , 数据位的位数为n , 根据海明码编码k 和n 应满足下述关系。

n=8, 当k=4时, , 符合要求, 校验位至少是4位, 故答案为C 。

6. 主机甲和主机乙间已建立一个TCP 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TCP 段,分别包含3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200, 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 )。

A.500

B.700

C.800

D.1000

【答案】D

【解析】TCP 使用滑动窗口流控协议,窗口大小的单位是字节,本题中分别包含3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200, 那么确认序列号为200+300+500=1000。

7. 下列调整中, 不可能导致饥饿现象的是( )

A. 时间片转移

B. 静态优先及调度

C. 非抢占式作业优先

D. 抢占式短作业优先

【答案】A

【解析】时间片转移方法能在一个周期内使每个进程都得到一个时间片的CPU 使用时间, 不

会产生饥饿的现象, 其余三个都会产生饥饿。

8. 已知字符串S 为“abaabaabacacaabaabcc ”, 模式串t 为“abaabc ”, 采用KMP 算法进行匹配, 第一次出现“失配”(

A.i=l, j=0

B.i=5, j=0

C.i=5, j=2

D.i=6, j=2

【答案】C

【解析】模式匹配(KMP)算法对普通的暴力匹配的改进在于:每当匹配过程中匹配失败时, 主串(本题为S) 的指针(i)不需要回溯, 而是利用已经得到的“部分匹配”的结果将模式串(t)向右“滑动”尽可能远的一段距离后, 继续进行比较。模式串“滑动”的距离是由模式串(t)本身决定的, 即t

的子串

中前缀串和后缀串相等的最长长度。本题中第一次失配i=5, 字串为“abaab”, 其相等且最长的前后缀为“ab”, 一次下一个j=2。

9. 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结果为ABCDEF ,中序遍历结果为CBAEDF ,则后序遍历结果为( )。

A.CBEFDA

B.FEDCBA

C.CBEDFA

D. 不定

【答案】A

【解析】由前序结果可知A 为根节点,再由中序遍历结果知BC 为A 的左孩子,且C 为B 的左孩子结点,到此可排除B 项,按照这种逻辑依次推理,便可得出结果对于该类型题目,可以先根据前序遍历结果和中序遍历结果画出二叉树,然后后序遍历二叉树得到后序遍历序列。

10.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一1, seq 一11220) 的TCP 段, 期望与主机乙建立TCP 连接, 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 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TCP 段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TCP 是面向连接的, 所谓面向连接, 就是当计算机双方通信时必需先建立连接, 然后数【解析】

据传送, 最后拆除三个过程, 也就是客户主动打开TCP 传输, 服务器被动打开。

第一次握手:客户发送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发送给服务器, 即客户的TCP 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 给客户, 即服务器的TCP 收到连其首部中的同步位SYN=1, 并选择序号seq=x, 表明传送数据时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是X 。 接请求报文段后, 如同意则发回确认。服务器在确认报文段中应使SYN=1, 使ACK=1, 其确认号

) 时, i=j=5, 则下次开始匹配时, i 和j 的值分别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