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省培养单位昆明植物研究所852细胞生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
的中文意思是细胞株,是指原代培养中少数可以渡过危机存活下来的细胞。
一般传至10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了,但是细胞株可以顺利传40〜50次,而且依然保持原来的染色体数目以及接触抑制的行为。
2. 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技术
【答案】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技术是指是用激光作为荧光的激发光,首先通过显微装置对样品的不同层面进行扫描获得二维荧光影像,再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每一个图层的影像进行三维重建,而获得细胞的三维图像的一种显微技术。每一个图层的二维影像都相对比较清晰,是因为它采用了物镜和聚光镜共焦点的技术,使被选择的焦面发出的荧光聚焦成像,而焦面以外的漫射光被小孔阻挡,不能达到检测器成像。
3. 细胞系与细胞株
【答案】细胞系是指经过原代培养10代后少数存活能继续顺利地传40〜50代次,并且仍保持原来染色体的二倍体数量及接触抑制的行为的传代细胞,分为有限细胞系和永生细胞系。
细胞株是指通过选择法或克隆法从原代培养或细胞系中获得的具有特殊性质或标记物的细胞培养物,即细胞株是通过单细胞分离培养和筛选由单细胞形成的细胞群。细胞株的特殊性质或标记物必须在整个培养期间一直存在。 4.
【答案】
的中文名称是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可通
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产生相应的反应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系统通讯活动及协助细胞的活动。信号转导可以实现细胞间通讯,是协调多细胞生物细胞间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组织发生与形态建成所必需的关键过程。
5. 骨架-放射环结构模型
【答案】骨架-放射环结构模型
构模型。该模型认为,由非组蛋白等构成染色体骨架,定在染色体骨架上,由中央向四周伸出,构成放射环。
6. 线粒体嵴
【答案】线粒体内膜向基质折褶形成的结构称作嵴
第 2 页,共 51 页
是一种关于染色质包装的结
的螺线管折叠成环,沿染色体纵轴锚
嵴的形成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
加。嵴有两种排列方式:一是片状,另一种是管状。线粒体嵴的数目、形态和排列在不同种类的细胞中差别很大。一般来说,需能多的细胞,不仅线粒体多,而且线粒体嵴的数目也多。
7. 细胞分泌。
【答案】细胞分泌
是指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将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而又非内质
网组成部分的蛋白质和脂通过小泡运输的方式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和分选运送到细胞内相应结构、细胞质膜及细胞外的过程。分泌的物质包括各种酶类、激素、神经递质、局部介质、血清蛋白、抗体,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在植物包括细胞壁成分。分泌活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分泌的物质主要是供细胞内使用;另一种是要通过与细胞质膜的融合进入细胞质膜或运输到细胞外。
8. 中心质(centroplasm )。
【答案】中心质是指在光镜下观察到的蓝藻细胞中央部位较周围原生质明亮,遗传物质DNA 所在部位,它相当于细菌的核区。
二、选择题
9. 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第一步是( )。
A. 核糖体小亚单位与
C. 核糖体大亚单位与
【答案】A
【解析】需与原核细胞区别,原核细胞核糖体小亚单位识别并结合上游的核糖体结合序列。
10.冰冻蚀刻技术主要用于( )。
A. 电子显微镜 B. 光学显微镜 C. 原子力显微镜 D.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答案】A
【解析】主要电镜制样技术包括:超薄切片技术、负染色技术、冷冻蚀刻技术、电镜三维重构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等。
11.在下列细胞器中,能分拣内吞大分子的是( )。
A. 内体 B. 滑面内质网
第 3 页,共 51 页
端的端的
识别并结合在一起 端的起始密码识别并结合在一起 端的起始密码
端的起始密码
上游的核糖体结合序列
B. 核糖体小亚单位识别并结合D. 核糖体小亚单位识别并结合
C. 高尔基体 D. 糙面内质网 【答案】A
【解析】内体是膜包裹的囊泡结构,有初级内体
和次级内体
之
分,初级内体是由于细胞的内吞作用而形成的含有内吞物质的膜结合的细胞器,次级内体中的pH 呈酸性,且具有分拣作用,能够分选与配体结合的受体,让它们再循环到细胞质膜表面或高尔基体反面网络,
12.SARS 病毒是( )。
A.DNA 病毒 B.RNA 病毒 C. 类病毒 D. 阮病毒 【答案】A
【解析】SARS 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其遗传物质是DNA , 被蛋白壳体包绕。
13.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中,充当调节亚基的是( )。
A. 周期蛋白
B. C.
蛋白
蛋白
D. 都不是 【答案】A
【解析】在复合物中,为催化亚基,
14.下列不具有分子开关作用的蛋白是( )。
A.G 蛋白
B. D.
蛋白 蛋白
它只起偶联作用。而G
时处于
C. 接头蛋白
【答案】C
【解析】接头蛋白在信号通路中既不能被磷酸化,
也不能结合蛋白、
蛋白和
活化状态,当其结合GDP 时处于失活状态。
15.关于线粒体的主要功能叙述( )。
A. 由丙酮酸形成乙酰辅酶A B. 进行三羧酸循环
第 4 页,共 51 页
为调节亚基。
蛋白分别在不同的信号通路中发挥了分子开关的作用,当其结合
在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传递中起分子开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