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009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817
华南理工大学
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共 页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马克思的“大唯物史观”思想。
2、简述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3、简述毛泽东的《实践论》的基本内容。
4、哈贝马斯关于科学技术的作用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二、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历史的概括。
2、论列宁关于哲学的党性的基本思想。
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1949年8月14日,民主革命成功在即,毛泽东在这一天发表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文章说:“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毛泽东选集》,第4卷,1991年第2版,第1487页。)
材料2
1958年,河北省徐水县放出小麦亩产12万斤的“卫星”,湖北麻城则创出早稻亩产近3万7千斤的奇迹。7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说:“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连教育也要“大跃进”。县办大学到处涌现,大学生动手编写教材,而且几个月就完稿。(转引自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7页。)
回答问题
(1)材料1的观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为什么?
(2)材料2在哲学上属于什么观点?为什么说“大跃进”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第 1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