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无淋巴结转移应采取甲状腺未分化癌应采取甲状腺滤泡状腺癌伴肺转移应采取甲状腺高功能腺瘤应采取 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加对侧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局部切除。 激素治疗。 手术切除+外放射治疗。 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放射性碘治疗。
患者65岁,男性,近8年来夜尿由2~3次渐增至4~5次,排尿涩滞不畅,昨晚发生小便欲解不能,小腹急满胀痛,舌黯、脉细涩,直肠指诊前列腺增大约5.5×4.1×3.3cm3,中央沟消失,质韧有弹性,光滑无结节。应辨证为:()。 A.中气下陷、膀胱失约。 肾阴不足、水道不利。 肾阳虚弱、气化无权。 湿热下注、膀胱滞涩。 下焦蓄血、瘀阻膀胱。
有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不恰当的是() 病变以下肢为多。 病变局限于小动脉。 为一种慢性、持续性、进行性疾病。 由于血栓形成而导致血管腔闭塞。 间歇性跛行为早期症状之一。
患儿,8岁。因起水疱3天,发热2天入院。查体温39.1℃,头面、四肢可见大小不等的水疱,周围绕有明显的红晕,部分疱壁破后可见红色糜烂面及结痂。躯干部有少量类似皮疹,口腔内无明显损害,颈部淋巴结可触及。该患儿应给予() A.抗病毒制剂治疗。 暂时观察。 减轻患儿对疾病的过度关注。 隔离,避免传染。 疱破,可用安尔碘消毒局部皮肤。
患者,女性,24岁,主因“全身关节肿痛伴发热4周”入院。查体:面部可见紫红色蝶形红斑,Hb80g/L,血沉120mm/h,尿蛋白(++)。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非甾体抗炎药。 抗疟药。 免疫抑制剂。 强效广谱抗生素。
增长极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于1950年提出,后经其他学者进一步发展。该理论不仅被认为是区域发展分析的理论基础,而且被认为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