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两个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案例: 【案例1】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消费者享有哪些合法权益,知道什么是安全保障权、知情权、自主交易权、公平交易权、获得赔偿权、依法结社权、获得知识权、维护尊严权、监督批评权,知道什么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国家保护、社会保护、自我保护;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国家保护和社会保护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案例2】能自律,得自由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纪律,自由和纪律是不可分割的,自律才能有自由,理解自律与自由的关系; (2)通过自由与自律的关系,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自觉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 问题:【案例1】和【案例2】分别设计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请对比分析这两种设计方法,并举例说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需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了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问题:(1)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2)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T市进行上述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
一青年教师执教"价值与价值观",在讨论"贡献的形式--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时,列举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丛飞的感人事迹:10余年共资助178名贫困儿童,捐款捐物累计300万元,而自己却无钱治病,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怎样评价丛飞的行为?"话音刚落,一位学生小声说"傻瓜才会那样做。"此言一出,随即引发一些学生的附和,课堂上顿时嘈杂起来,显然该学生的回答超出了教师的预料,而教师对此问题的处理同样出乎意料。只见他狠狠地瞪了学生一眼,严厉批评学生信口开河,然后继续上课。此后的课堂如一潭死水,再无生机。 问题:这是一则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较为失败的例子,请你对材料中教师的做法作点评。
110[材料分析题]材料:《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强调:"在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前提下,使各民族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生产方式、技术技艺、文学艺术、宗教信仰、节日风俗等,得到切实尊重、保护和传承。" 问题: (1)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2)国家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以热能形式输出","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下表所列是十
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部分工作。

问题: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