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大学细胞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核型
【答案】
核型 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它具有种属特异性。进行核型分析对于探讨人类遗传疾病的机制、物种亲缘关系与进化、远缘杂种的鉴定有重要的意义。
2.
【答案】的中文译名是衔接蛋白,是参与网格蛋白包被的小泡组装的一种蛋白质,相
和分别3对分子质量为100×10, 在网格蛋白和受体的细胞质结构域间起衔接作用,可分为参与反面高尔基体和细胞质膜处形成的网格蛋白包被的小泡的组装。
3. 巨型线粒体
【答案】体积异常膨大的线粒体,称为巨型线粒体,线粒体一般呈线状,也有粒状或短线状,
其直径一般在
4. 检验点
【答案】
检验点
胞通过周期,是控制
5.
【答案】
分离样品的方法。
在这种离心分离方法中,要用介质产生一种密度梯度,这种密度梯度覆盖了待分离物质的密度,这样,通过离心使不同密度的颗粒悬浮到相应的介质密度区。在这种梯度离心中,颗粒的密度是影响最终位置的唯一因素,只要被分离颗粒间的密度差异大于1%, 就可用此法分离。
6.
【答案】内体:内体是膜包裹的囊泡结构,有初级内
体
胞核。内体膜上具有和次级内
体之分,初级内体通常位于细胞质的外侧,次级内体常位于细胞质的内侧,靠近细质子泵,使其内部为酸性。初级内体是细胞胞吞作用形成的含有内吞物的膜囊结构。在次级内体酸性条件下,受体同结合的配体分裂,重新循环到细胞质膜表面或高尔基体反面网络,前溶酶体是一种次级内体。
第 2 页,共 17 页 长度变化很大,一般为 长的可达乃至 又称限制点,指细胞对一些环境因素有一敏感点,可以限制细增殖的关键。 的中文意思是等密度离心,是指根据被分离样品的密度差异来
7.
【答案】 的中文意思是单克隆抗体技术,是1975年英国科学家Milstein 和Kohler 发明的技术,并获得1984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它是将产生抗体的单个B 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杂交,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种细胞,并以此生产抗体的技术。
8.
是光面内质网上的一类含铁的膜整合蛋白,在波长处具有最【答案】
细胞色素
高吸收值,可将有毒物质以及类固醇和脂肪酸羟基化,改变它们的水溶性,从而排出体外。
二、简答题
9. 简述细胞产生社会联系的方式及生物学意义。
【答案】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通过多种途径与机体的其他细胞建立结构、物质及信息的社会联系,使自己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受到整个机体、局部组织、周围细胞以及细胞外信号分子的调节与控制。除了细胞通讯信使信号细胞与靶细胞产生社会联系外,细胞还通过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胞外基质间形成连接结构、识别与黏着以及胞外基质的参与,协调多细胞生物体中相邻细胞或细胞与胞外基质间在形态建成、组织构建以及细胞通讯等方面的细胞社会联系,对细胞的存活、发育、迁移、增殖、形态以及基因的差异表达产生重要的调控作用。
10.如何理解细胞膜作为界膜对细胞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
【答案】界膜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细胞界膜和内膜结构的界膜,作为界膜的膜结构对于细胞生命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界膜不仅使生命进化到细胞的生命形式,也保证了细胞生命的正常进行,它使遗传物质和其他参与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相对集中在一个安全的微环境中,有利于细胞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细胞内空间的区室化,不仅扩大了表面积,还使细胞的生命活动更加高效和有序。
11.G 蛋白在细胞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功能及其调节。[南京师范大学2004研]
【答案】(1)G 蛋白在细胞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功能
G 蛋白能够将受体接受的信号传递给效应物,产生第二信使,进行信号转导,某些G 蛋白还可直接调节某些离子通道的通透性。
(2)G 蛋白在细胞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调节
G 蛋白由三个不同亚基组成。配体和受体结合,诱导GTP 与G 蛋白结合的GDP 进行
水解为^后,则处于失活状态。 交换,GTP 结合的G 蛋白处于活化状态,激活位于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下游分子如腺苷酸环化酶。G 蛋白a 亚基具有内源GTP 酶活性,当
G 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cAMP 信号通路,另有一条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前者是配体与受体结合,激活偶联的G 蛋白,G 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第二
第 3 页,共 17 页
信使cAMP ,引发下游细胞事件。后者也是配体与受体结合激活偶联的G 蛋白,活化的G 蛋白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 ,使水解为和DAG 两个第二信使,可动员细胞办释放,DAG
,分别激发细胞的下游事件,又称“双信使系统”。 可激活蛋白激酶C (PKC )
12.概述细胞核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答案】(1)细胞核是细胞内最大的细胞器,大多呈球形或卵圆形,约占细胞总体积的10%, 主要由核包膜、染色质、核仁及核骨架组成。
(2)细胞核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细胞器,是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储存
场所,在细胞核进行基因复制、转录和转录初产物的加工过程,从而控制细胞的遗传与代谢活动。
13.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1)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2)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3)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4)细胞增殖及其调控;(5)细胞
;分化及其调控;(6)细胞的衰老与程序性死亡(凋亡)(7)细胞的起源与进化;(8)细胞工程。
14.胶原是水不溶性蛋白,它的合成和装配过程怎样?
【答案】目前已发现20个左右的基因分别在不同组织中编码不同类型的胶原。胶原蛋白是在膜结合核糖体上起始合成的,然后进入内质网,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和装配,最后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
首先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原链,又称前原胶原,原Q 链进入内质网,在内质网腔中通过分子内交联,三股前体肽自我装配形成三股螺旋,即原胶原。然后进入高尔基体,经加工修饰,并在反面网络被包进分泌小泡,通过质膜融合分泌到胞外。在胞外,原胶原被两种专一陛不同的蛋白酶水解,切除N 端和C 端的前肽,两端各保留部分非螺旋区,称为端肽区,此时形成的是胶原。胶原通过分子间交联进而聚合为胶原原纤
维
最后装配形成胶原纤
维
三、论述题
15.什么是分子马达?举例说明(至少3个)。
【答案】
分子马达
状小泡特异性结合,并利用水解
携带的“货物”。
(1)肌球蛋白是与微丝相关的一类分子马达。其共同特征是都含有一个作为马达结构域的头部。其马达结构域包含一个微丝结合位点和一个具有起结构作用。酶活性的结合位点。
型肌球蛋白存在于多种细胞,包含2条重链和4条轻链。头部即马达结构域,尾部主要型肌球蛋白尾尾相接所构成的双极纤维能介导相邻的微丝相互滑动。
存在时可沿微丝运动。其尾部结构域具有多样
第 4 页,共 17 页 主要是指依赖于微管的驱动蛋白、动力蛋白和依赖于微所产生的能量有规则地沿微管或微丝等细胞骨架纤维运输所丝的肌球蛋白这三类蛋白超家族的成员。它们既能与微管或者微丝结合,又能与一些细胞器或膜型肌球蛋白头部亦为马达结构域,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