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专业硕士]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
(可立氏循环)。
(可立氏循环)是指激烈运动时,
肌肉中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丙酮酸利用
(音译为可立氏循环),又称乳酸
还原成乳酸,乳酸转运到肝脏重新形成丙酮酸,丙酮酸经过肝细胞糖异生作用合成葡萄糖,最终
以血糖形式运回肌肉的循环方式。这一循环代谢称为肌肉中的积累,补充了葡萄糖,
同时再生了
2. R 酶。
3. 配体(ligand )。
【答案】配体是能够与特定受体结合的各种物质的总称,如所有的激素,它们可能是小分子,也可能是大分子。
4. 翻译(translation )。
【答案】翻译是指以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5. transaminase 。
【答案】transaminase (转氨酶)是指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转氨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组织和微生物中,心肌、脑、肝、肾等动物组织以及绿豆芽中含量较高。转氨酶参与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
6. configuration and conformation。
【答案】configuration (构型)是指有机分子中各个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这种排列不经过共价键的断裂 和重新形成是不会改变的。构型的改变往往使分子的光学活性发生变化。Conformation (构象),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空间排布。一种构象改变为另一种构象时,不要求共价键的 断裂和重新形成。构象改变不会改变分子的光学活性。
循环。其生理意义在于保障肌肉氧供应不充分状态下糖酵解的持续进行,因为该循环消除乳酸在
这些都是有利于糖酵解的因素。
【答案】R 酶作用于α-及β-淀粉酶作用后剩下的极限糊精,分解α(1→6)糖苷键的酶。
7. 卫星DNA (satdliteDNA )。
【答案】是指真核细胞染色体DNA 经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其高度重复序列因组成不同而在主带旁自成一条或数条条带
8. 低密度脂蛋白
受体受体。
把
内吞入细胞,获得其中的胆固醇的
【答案】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是指能识别并结合
二、问答题
9. 某麦芽糖溶液的旋光率为+23°,测定中使用的比色管长度为10cm ,
已知麦芽糖的比旋光度
=+138°,请问该麦芽糖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答案】代入公
式
10.
复制起始过程如何受【答案】
亲本
有
:
解之可得
:
甲基化的影响?
是半甲
有更高的亲和力。半甲基化的
不能复制,从而
通常发生种属特异的甲基化。在复制后,
两模板一复制体双链
基化的。半甲基化DNA
对膜受体比对
防止了在成熟前复制。
11.
糜蛋白酶
【答案】
可以水解苯甲酰-L-酪氨酸乙酯。比活为
已知
a-糜蛋白酶只有一个活性位点。求转换数。
12.简述A 、B 、Z-DNA 双螺旋结构的共同特征。有哪些证据支持这种结构? 它的发现具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答案】
的共同特征包括:
(1)DNA 由两条呈反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组成;
(2)组成右手双螺旋的两条链是互补的,它们通过特殊的碱基对结合在一起,碱基配对规则是一条链上的A 总是与另一条链的T , G 总是和C 以氢键配对。
其中基对有3个氢键;
(3)碱基对位于双螺旋的内部,并垂直于暴露在外的脱氧核糖磷酸骨架。碱基对之间通过疏水键和范德华力相互躲叠在一起,对双螺旋的稳定起一定的作用;
(4)双螺旋的表面含有大沟和小沟。
支持双螺旋的证据主要是X 射线衍射数据和Chargaff 规则,双螺旋发现的生物学意义是可以用来解释与DNA 相关的一切功能。
碱基对有2个氢键
碱
13.简要说明什么是“葡萄糖效应” ?
【答案】“葡萄糖效应”是指在同时存在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细菌通常优先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乳糖的现象。只有在葡萄糖被耗尽之后,细菌经过短暂停滞后,才能分解利用乳糖。葡萄糖效应可以用Jacob 和Monod 于1960〜1961年提出、随后得到证明和发展的乳糖操纵子模型作出解释。
14.与直接经由糖酵解途径降解成丙酮酸相比,3分子葡萄糖先通过戊糖磷酸途径转化成2分子果糖6-磷酸和1分子甘油醛-3-磷酸后再进入糖酵解途径,其
产量有何区别?
但通过戊
【答案】直接经由糖酵解途径的3分子葡萄糖在转化成丙酮酸后可产生6
分子
糖磷酸途径绕行时只能产生5
分子
15.根据结构与催化机制(而不是根据被驱动的离子类型),说出三类驱动离子的ATP 酶名称。
【答案】三类驱动离子的A TP 酶,即P 型荥、F 型栗和V 型泵。它们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水解A TP 提供的能量转运离子,或是通过离子梯度合成A TP 。P 型栗或P 型A TPase ,运输时需要磷酸化,
包括
泵
V 型栗或V 型A TPase , 主要位于小泡的膜上,
泵;如溶酶体膜中的
泵,
运输时需A TP 供能,但不需要磷酸化;F 型泵或F 型A TPase , 这种泵主要存在于细菌质膜、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它们在能量转换中起重要作用,是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偶联因子。F 泵工作时不消耗A TP , 而是将ADP 转化成A TP , 但是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具有A TPase 活性。
16.什么是激酶?催化葡萄糖磷酸化的激酶有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这两种酶的作用特点和性质有什么不同?
【答案】(1
)激酶(
需要二价金属离子(如
)是指催化磷酸基团从)作为辅因子。
转移到受体分子的酶,属于转移酶类,
(2)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都能催化葡萄糖磷酸化,但它们有着不同的作用性质和特点。譬如,己糖激酶广泛存在,专一性不强,对葡萄糖的亲和力较高,且受到产物6-磷酸葡萄糖的别构抑制;葡萄糖激酶只作用于葡萄糖,对其亲和力不高,只在肝脏细胞中存在,不受6-磷酸葡萄糖抑制,其主要作用是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三、论述题
17.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有哪些重要途径?最主要的途径是什么,叙述它的反应历程?
【答案】(1
)脂肪酸的氧化有
是
氧化途径。
脂肪酸在有A TP 、辅酶A
和CoA , 再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2
)
氧化作用分为下列几个步骤:
氧化途径、
氧化途径和氧化途径。其中,最为主要的
存在和脂酰CoA 合成酶催化作用下,生成脂酰CoA 。脂酰
氧化降解成乙酰
-CoA 在线粒体内膜上肉碱-脂酰CoA 转移酶系统的帮助下进入线粒体基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