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选题
1. 1959年,美国科学院召开了改进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会议,从而掀起60年代以加强基础学科教学、编写新教材、注重学科概念与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所体现的教育思潮是( )。
A. 改造主义教育
B. 要素主义教育
C. 结构主义教育
D. 永恒主义教育
【答案】C
【解析】结构主义教育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这门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
2. 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 )。
A. 卢梭
B. 夸美纽斯
C. 乌申斯基
D. 福禄培尔
【答案】B
【解析】夸美纽斯从“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所谓“泛智”是一种全面的、
,并且认为“一切儿童都能为所有人所掌握的全部知识。泛智思想要求“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可以教育成人”。夸美纽斯指责当时的学校只是为富人、贵人设立的,穷人、贱人被排斥在校门之外。他要求学校向全体人们敞开大门,不论富贵贫贱,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
3. 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文纳特卡制
B. 道尔顿制
C. 特朗普制
D. 曼海姆制
【答案】B
【解析】道尔顿制教师不再通过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崇宁兴学措施的是( )
A. 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B. 以学校取代科举取十
C. 添设专门学校
D. 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答案】D
5. 《学记》中提出了“预、时、孙、摩”的施教原则,其中,“孙”指的是( )
A. 循序渐进
B. 及时施教
C. 启发诱导
D. 教学相长
【答案】A
6. 归纳分析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X )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Y )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前一现象(X )就可能是另一现象(Y )的原因。这种归纳分析的方法是( )。
A. 求同法
B. 求异法
C. 共变法
D. 剩余法
【答案】B
7. 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进而主张“公其非是于学校”的启蒙思想家是( )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戴震
D. 李举
【答案】B
8. 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 )
A. 王充
B. 董仲舒
C. 贾谊
D. 郑玄
【答案】B
9. 提出人性“日生日成”观点的是( )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颜元
D. 土夫之
【答案】A
10.朱熹根据儒家经典,编撰了一本书籍是( )
A. 《五经正义》
B. 《三经新义》
C. 《论语释注》
D. 《四书集注》
【答案】D
11.太学始建于何时? ( )
A. 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
B. 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
C. 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
D. 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
【答案】A
12.教育行动研究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基本步骤组成。它的提出者是( )
A. 勒温
B. 萧恩
C. 斯腾豪斯
D. 凯米斯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教育行动研究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教育行动研究是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进行的一种自我反思的研究方式,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为教育行动而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由教育行动者研究”。澳大利亚学者凯米斯将行动研究视作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都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