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儿科(医学高级)题库>其他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女孩,10岁,来自农村。1997年因发热10天,体温38~39℃,纳差,稀便每天3~4次来诊。体检:体温39℃,神志清,神萎,心肺无异常,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2×109/L,中性粒细胞0.82,肥达反应O效价1∶160,H效价1∶160,肝功能ALT80U,尿胆原1∶20阳性,尿胆红素阴性。

下列哪项检查最有意义()

A . A.复查肝功能
B . 血培养
C . 血凝溶试验
D . 红细胞沉降率
E . 血滴涂片找疟原虫

外感风寒、风热或风燥咳嗽的特点是() 咳嗽时作。 白天多于夜间。 咳而急剧声重。 咽痒则咳。 早晨咳嗽。 患者男,2岁,因“发热、头痛、呕吐、咳嗽3d,烦躁不安1d”来诊。查体:T39.5℃,BP98/60mmHg;精神萎靡;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颈强直;胸、腹部可见散在出血点;克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巴宾斯基征(-)。血常规:WBC21.0×109/L,N0.85,L0.15。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细菌性痢疾中毒型。 C.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F.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麻黄汤中麻黄、桂枝的配伍特点为() 相反相成。 相畏相使。 相须为用。 相制为用。 刚柔互济。 婴儿期有下列哪项应怀疑化脓性脑膜炎() 硬脑膜下积液。 脑膜刺激征阳性。 白细胞数增高,核左移。 发热、抽搐。 昏迷。 桑菊饮中体现“升降配伍”的药对是() 桑叶与菊花。 薄荷与芦根。 连翘与甘草。 桔梗与杏仁。 连翘与杏仁。

女孩,10岁,来自农村。1997年因发热10天,体温38~39℃,纳差,稀便每天3~4次来诊。体检:体温39℃,神志清,神萎,心肺无异常,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2×109/L,中性粒细胞0.82,肥达反应O效价1∶160,H效价1∶160,肝功能ALT80U,尿胆原1∶20阳性,尿胆红素阴性。

下列哪项检查最有意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