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0新闻传播史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1
● 摘要
一、论述题
1. 2012年12月21日,地球会连续3天出现黑暗的现象”。这一流言在四川某县)、一泛传播开来,于是大家纷纷购买蜡烛等照明用品。运用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的相关原理解释以上现象,并指出如何应对这种现象。
【答案】(1)集合行为是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集合行为发生的基本条件为:①结构性压力; ②触发性事件; ③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在集合行为(主要指作为社会骚动的集合行为)中,信息传播受到许多异常的、非合理的机制制约,主要包括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①群体暗不
集合行为通常是大量人群聚集,人们保持着高密度的接触,参加者通常处于亢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样一些情境状态容易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
②群体感染
在集合行为中,群体感染是指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其传播的速度快,在现场亢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性的自控能力,经过群体感染过程,一种情绪、一种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③群体模仿
在集合行为特别是高密度聚集的人群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集合行为作为一种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带来破坏性结果的行为,是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