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骨外科学基础知识题库>骨外科学基础知识综合复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外科病人有低钾血症者,采取补钾措施时,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 采取分次补钾
B . 多需经静脉补给
C . 补钾浓度<40mmol/L
D . 补钾速度<20mmol/L
E . 伴有休克者待尿量>20ml/h后再静脉补钾

下列有关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病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间质血管丰富、充血。 滤泡增大,腔内胶质浓厚。 甲状腺滤泡增生呈乳头状。 淋巴细胞浸润可有滤泡形成。 可有胸腺、脾增大,心脏肥大。 患者男性,62岁。主因发作性左眼视物不清,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伴言语不清5天,发作时言语含糊不清,右侧肢体完全不能活动,持续约5~10分钟后自行缓解,每天发作1~2次,无其他不适,发作后完全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平素血压控制在150~170/100~110mmHg之间。查体:血压170/110mmHg,左侧颈部可闻及血管杂音,余无阳性体征。此患者病变定位在哪() A.左侧大脑半球。 右侧大脑半球。 左侧小脑半球。 右侧小脑半球。 小脑蚓部。 脑干。 脑室。 脊髓。 周围神经。 神经肌肉接头。 肌肉。 在线摄影中,将滤线栅置于胶片与肢体之间,焦点到滤线栅的距离与滤线栅焦距相等,并使X线中心线对准滤线栅中心线。使用滤线栅摄影时,冲洗后的照片有的中心有密度而两侧无密度,有的一边高密度,一边低密度。X线使胶片感光形成潜影是利用了X线的() 穿透性。 感光特性。 着色特性。 生物效应。 荧光效应。 高原缺氧是指() 空气中氧浓度下降。 空气中氧分压下降。 空气中臭氧减少。 空气中二氧化碳减少。 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未经治疗的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镜下形态学特征应除外() 滤泡增生,滤泡大小不等。 滤泡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或高柱状。 滤泡内胶质少而稀薄。 间质血管减少。 多量淋巴细胞浸润并有滤泡形成。 外科病人有低钾血症者,采取补钾措施时,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低钾血症的外科病人,一般是采取分次补钾,边治疗边观察,因为临床上判断缺钾的程度很难。外科的低钾血症者常无法口服钾剂,都需经静脉补钾。浓度限制在40mmol/L以下,速度应控制在20mmol/h以下。如果病人伴有休克,应先输给晶体液及胶体液,尽量恢复血容量,以尿量判断血容量的恢复程度,待尿量超过40ml/h后,再静脉补钾。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