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02中西政治思想史之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神权论
【答案】神权论是指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的国家起源观点。这种观点在古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统治阶级,曾用这种观点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在我国古代,神权思想很发达。“天道”就是把统治阶级的权力说成为来自天命。把帝王称作“天子”说他们是天意的执行者。在外国,神权说,最早发生于古代犹太的神权政治君主国。基督教早期代表也曾提出过这个思想。但是,神权思想的发达却在中世纪。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基督教的势力支配了整个思想界。当时封建主阶级的思想家,在教权与皇权的斗争中,不论是主张教权高于皇权还是皇权高于教权的人,都宣扬神权思想,认为“一切权力来自神”。直到16世纪,一些思想家还力图用神权论证国王的无限权力,把这种理论作为专制君主的护身符。神权论纯粹是从宗教的观点出发,把剥削阶级国家说成是神的意志的体现,用来迷惑人民群众对于国家本质的认识,反对被压迫人民起来革命。因而,它从来就是反科学的观点。
2. 混合政体
【答案】混合政体来源于古代希腊,它的核心内容是将纯粹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的要素和优点混合起来,从而达到更佳的治理效果。这种理论认为:①如果政治权利为一部分人所控制,不管这些人属于社会中的哪一部分,都有可能被滥用; ②对这部分人运用权力进行控制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另一部分拥有与之相抗衡的权力。混合政体理论侧重阶级之间的抗衡,或者说以阶级为基础的势力平衡。
3. 启蒙运动
【答案】启蒙运动是指发生于英国17世纪的后期,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且对美洲产生了影响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但是,思想启蒙的最高表现是在法国的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在牛顿力学体系和洛克哲学的引导下,提倡科学宣扬理性,以其巨大的批判性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好了准备。启蒙运动以伏尔泰为先驱,揭开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序幕。在伏尔泰之后,以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马赫等人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推祟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
义,主张废除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 抨击天主教救义,传播资产阶级的人权与民主等构成了启蒙运动的基本主题。其中对平等问题的关注和要求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一个最基本特征。理性成为启蒙运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并构成了这一运动的基本精神。启蒙运动步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尘,继承了它的精神财富,使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革命达到“顶峰”,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4. 三权分立
【答案】三权分立是指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并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机关各自独立行使而又互相制衡的一种政治制度的设计原则。
它最早由17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学家洛克提出,用以巩固当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后来该学说不断传播,并被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坞诊释为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形式,解决了在该种政治制度下可能出现的部分问题。实行三权分立的典型国家是美国,具体体现总统与国会、法院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统有权签署或有条件地否决国会决议的法案,有权推荐各级法官被政府任用; 国会批准总统对官员的提名,并以“委员会批准制度”来制约行政部门的决定:法院审查总统和国会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
5. 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空想社会主义是指一种欧洲19世纪有影响的政治思想,主要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设想了理想的社会制度。他们试图取消资产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和私有制,建立理想化的社会。但他们都认为变革现存制度决不能通过暴力革命的途径来实现,主张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加以和平改造,以过渡到理想社会。
6. “天赋人权论”
【答案】天赋人权论是在欧洲启蒙运动时期首先由格老秀斯与斯宾诺莎提出来的,后经霍布斯与洛克将其发扬光大,最后有卢梭等人完成埋论系统化工作。
斯宾诺莎认为,天赋人权就是自然权利,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人们所签订的一种社会契约论。在这个社会契约中,人们同意转让一部分自己的自然权利,同时人们还保留了另一部分自然权利。这些被保留的权利就是既不能转让,也不能被剥夺的天赋人权。
天赋人权论认为人类文明进入文明社会以前,受自然法则支配,人人都享有自然权利: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等。由于人们同时具有自私自利等缺点,从而会对其他人权利构成侵害和破坏,因此,有理性的人们便联合起来,订立契约,让渡权利,组成国家以保护人们的权利。国家权力的基础是人权,国家权力的原旨和目标是维护人权,政治民主化是天赋人权的内在要求。
7. 神学政治观
【答案】神学政治观是指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它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讨论政治问题,从《圣
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8. 霍布斯
【答案】霍布斯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闻发者。他将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应用到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当中,运用几何学等“真正科学的方法”进行政治学研究。在霍布斯那里,这种方法同人性论、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自称的所谓新“政治科学”。《利维坦》是其代表作。
9. 政体三要素
【答案】政体三要素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指出,一切政体都包含有三个要素,即议事部分、行政部分和审判(司法)部分。各个要素的组织如不同,也会导致政体的不同。只有当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时,相应的政体才是良好的。英国资产阶级分权学说的创立者约翰·洛克据此提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三权分立、制衡的主张,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鸿完善了“三权分立”思想。其后,美国的潘恩、杰斐逊等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这一理论。现代意义上的政体三要素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其中,立法权是指制定或修订法律,行政权是指执行国家的意志,处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司法权是指惩罚罪犯或裁决私人讼争。实行三权分立最典型的国家是美国。
10.格老秀斯
【答案】格老秀斯是17世纪荷兰政治思想家,是近代理性主义自然法学说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近代国际法理论的鼻祖。他汲取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思想家自然主义自然法理论的精华,扬弃和摆脱了中世纪神学主义自然法的栓桔,开创了近代理性自然法(古典自然法)的先河。在国际法领域中他提出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原则,这些原则对国家关系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后来国际法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政治学著作《战争与和平法》和《论海上自由》。
二、简答题
11.格老秀斯国家主权学说对布丹政治主权学说的发展及其局限性是什么?
【答案】(1)格老秀斯国家主权学说对布丹政治主权学说的发展
格老秀斯是在研究国际法中讨论国家和主权问题。他明确指出,主权就是不受另一个权力支配的权力。国际活动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在格老秀斯以前,布丹只是从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出发,提出主权最高、永久、不可分割等性质。格老秀斯这种关于主权国家对外独立的性质,是对布丹主权理论的发展和补允。
(2)格老秀斯国家主权学说的局限性:
格老秀斯拥护君主主权,否定人民主权论,具体有如下局限:
①人民不能任意改变政府形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