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针灸(医学高级)题库>中医针灸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肺经腧穴中,治疗肺热咯血的首选穴:()。

A . 中府
B . 尺泽
C . 孔最
D . 太渊
E . 少商

女性病人,35岁,输血开始后1小时出现畏寒、寒战高热,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潮红,体温40℃。过去有过输血史。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过敏反应。 发热反应。 溶血反应。 细菌污染反应。 以上都不是。 患者女性,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如烟。如烟后胸CT示: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膈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既往无吸烟史。对本例患者而言,最佳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 A.索拉菲尼。 甲磺酸伊马替尼。 吉非替尼。 范得他尼。 拉帕替尼。 厄洛替尼。 遗尿下元虚寒证治疗的首选方是() 导赤散合交泰丸。 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龙胆泻肝汤合六味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合泻心汤。 菟丝子散。 与高血压病相关并存临床情况() 左心室肥厚。 主动脉夹层。 心肌梗死。 脑出血。 糖尿病肾病。 多形渗出性红斑口腔黏膜病变特点为()。 黏膜表面出现溃疡。 红斑、水疱。 黏膜出现针头大小的透亮水疱。 黏膜出现致密的白色伪膜。 黏膜表现伪白色条纹。 肺经腧穴中,治疗肺热咯血的首选穴:()。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