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题库>六、螺旋体感染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28岁,因“被蜱叮咬后发热4d”于2月来诊。3周前去郊外旅游被蜱叮咬,4d前出现发热,无明显畏寒,全身肌肉疼痛,小腿部胀痛,伴头痛、四肢出现红斑,并逐渐扩大。查体:T39℃,P109次/min,BP110/60mmHg;意识清楚;双睑轻度水肿,双颌下可触及黄豆粒大淋巴结,无压痛;四肢散在片状斑疹和环形皮疹,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Hb100g/L,WBC4.6×109/L,N0.65,L0.30。最好的治疗措施是()

A . A.阿莫西林
B . 氯霉素
C . 诺氟沙星
D . 氯喹
E . 林可霉素

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最常见于() 潜伏期。 前驱期。 出疹期。 恢复期。 后遗症期。 患者男,24岁,在大城市里打工3年,工作不对口,任务重收入低,常吃方便面及剩饭剩菜甚至霉变食物,熬夜上网吧,多次恋爱不成功,常常抽烟喝酒解闷。因“胃病”史2年,在下级医院行胃镜检查,病理明确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Hp(+)”。患者怀疑诊断有误,失声痛哭,晕倒在地。要求到肿瘤医院全部重查一遍,四处打听名医名家;同时认为不治之症,放弃治疗,坚持回老家陪父母。引起该患者患胃癌的可能的社会心理因素不包括()。 A.任务重收入低。 常吃方便面及剩饭剩菜。 吃霉变食物。 熬夜上网吧。 多次恋爱不成功,抽烟喝酒解闷。 关于马拉色菌和花斑癣,叙述错误的有()。 马拉色菌是皮肤上的正常菌群。 从花斑癣患者皮损最常分离的菌种是糠秕马拉色菌。 马拉色菌直接镜检可见成簇的圆形和卵圆形芽生孢子及短菌丝。 马拉色菌毛囊炎皮损可见丘疹、脓疱和粉刺。 花斑癣在婴儿、儿童中罕见。 药物过敏性口炎的临床特征为()。 皮肤红斑、水疱,口腔大小不等水疱。 皮肤水疱或斑丘疹,口腔为相互融合的透明小水疱。 皮肤结节性红斑,口腔为反复发作的溃疡。 皮肤紫色丘疹,口腔为白色条纹。 皮肤大疱,口腔粘膜白色瘢痕。 脊髓灰质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经口传染。 呼吸道传染。 接触传染。 生物媒介传染。 以上都不是。 患者女,28岁,因“被蜱叮咬后发热4d”于2月来诊。3周前去郊外旅游被蜱叮咬,4d前出现发热,无明显畏寒,全身肌肉疼痛,小腿部胀痛,伴头痛、四肢出现红斑,并逐渐扩大。查体:T39℃,P109次/min,BP110/60mmHg;意识清楚;双睑轻度水肿,双颌下可触及黄豆粒大淋巴结,无压痛;四肢散在片状斑疹和环形皮疹,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Hb100g/L,WBC4.6×109/L,N0.65,L0.30。最好的治疗措施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