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705语言文学基础与理论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705语言文学基础与理论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考研题库(一).... 2
2017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705语言文学基础与理论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考研题库(二).. 17
2017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705语言文学基础与理论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考研题库(三).. 34
2017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705语言文学基础与理论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考研题库(四).. 48
2017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705语言文学基础与理论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考研题库(五).. 63
一、填空题
1. 孔尚任的《桃花扇》以复社文人_____和秦淮歌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贯穿全剧。
【答案】侯方域
【解析】《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通过男女主人公侯方域(朝宗)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明末南明灭亡的历史戏剧。它形象地刻画出明朝灭亡前统治阶层腐化堕落的状态。
2. 《诗经》除了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的____。
【答案】笙诗
【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时代如此之长,地域如此之广,作者如此复杂,显然是经过有目的的搜集整理才成书的。
3. “六义”中____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
【答案】赋、比、兴
【解析】“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则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4. ____是汉赋最有代表性的作家。
【答案】司马相如
【解析】司马相如,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上林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
5. 元杂剧《两世姻缘》的作者是_____
【答案】乔吉。
【解析】元杂剧《两世姻缘》的作者是乔吉。《两世姻缘》全名《玉箫女两世姻缘》,简称《两世姻缘》、《玉箫女》,有《元曲选》本、《元明杂剧》本。
二、名词解释
6. 近体诗
【答案】近体诗是指形成于唐代的格律严谨的诗歌,又称“今体诗”。由南朝齐“永明体”发展而来,至唐初沈俭期、宋之问时定型,为唐以后历代常用。其字数、句数、平仄、对仗与押韵均有严格规定。主要类别有绝句、律诗和排律,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近体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重要地位。
7. 春秋笔法
【答案】“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又称“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它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是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作家自己的态度,并且在作品中灌注强烈的感情色彩。作为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的。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8. “结构第一”
【答案】“结构第一”是李渔戏曲理论的经典命题和核心观点。出自《闲情偶寄》:“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者,以音律有书可考,其理彰明较著。”“结构第一”包括“审虚实”、“脱案臼”、“密针线”、“戒讽刺”、“立主脑”、“减头绪”、“戒荒唐”七个方面。李渔以自己多年的写剧经验和舞台实践,提出了“结构第一”的戏剧创作原则,表现出一种重视戏剧结构的审美趋向,对戏剧叙事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标志着戏剧理论史上的重要转挨。
9. 童心说
【答案】童心说是明代思想家李费提出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真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费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费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 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10.新体诗
【答案】新体诗是古体诗到近体诗的过渡形态,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年间,又称“永明体”,其代表诗人是谢眺。永明体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进步,为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新的气息,树立了新的美学风范; 他们所积累的丰富的艺术经验,也为后来律诗的成熟及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其过分追求形式的华美,再加上声病得限制,产生了“文贵形似”和“文多拘忌,伤真美”的弊端。
三、简答题
11.简述豪放词的特点及意义。
【答案】豪放词是我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其取材广泛,常抒写壮志豪情,描绘奇伟景物,
风格豪迈奔放,沉郁悲壮。
(1)豪放词的特点
①视野广阔,气势恢宏
豪放词视野广阔,气象恢弘雄放,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②题材内容多样
豪放词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悠意、崇尚直率。如词论家对苏轼词所作的“横放杰出”“词气迈往”“书挟海上风涛之气”之评,对辛弃疾所作的“慷慨纵横”“不可一世”之评。各词人风格亦有微差:苏词清放,辛词雄放,南宋后期的某些豪放词作则显粗放,清朝的豪放词人如陈维裕等亦多寓雄于粗,以粗豪见长。
③豪放与婉约并从
豪放派虽以豪放为主体风格,却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不名之家如此,名家亦如此。苏词《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辛词《粉蝶儿·昨日春》、《青玉案·东风夜放》等皆是可伯仲婉约词的名篇。
(2)豪放词的意义
①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品格
豪放词冲破了晚唐以来词的艳科范围,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品格和词的艺术功能,境界雄奇阔大,气势吞吐八方,给词坛吹进了一股豪放雄风。辛弃疾为豪放词的大师,其词回荡着金戈铁马的爱国主义强音,慷慨悲凉,俊发蹲厉,充满豪情。
②提升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北宋豪放词,主要体现为封建体制下受压抑个体的心灵解放,而南宋的豪放词则将此人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进一步拓展了词的表现领域,提升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苏词首开豪放词风,使宋词的创作发生了重要转型,并直接为南宋的爱国词派所继承,其影响还一直波及清代的阳羡词派。
③拓展了词的表现领域与手法
靖康之变之后,中原沦陷南宋偏安的社会现实,给南渡词人以极大地刺激,词人纷纷引出悲壮之音,唱出慷慨之声。不仅岳飞,李纲,张孝祥等人写出壮怀激烈的词作,原先一些以婉约出名者,如朱敦儒,李清照等也写出了不少激昂慷慨的词作。然而,南宋豪放词的典范,却非辛弃疾莫属。在艺术表现上,辛弃疾以文为词,以古写今,不仅进一步拓宽了词的表现领域,也极大地拓展了词的表现手法。
12.班固《汉书》称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如何看待这一评价?
【答案】东汉班固站在正统立场上对司马迁的思想倾向子以批评,但又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