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区域旅游开发的RMIP模式研究:以宝鸡市为例

关键词:区域旅游开发,旅游区位,旅游者,RMLIP模式,宝鸡市

  摘要

  区域旅游开发是旅游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概括评价1980s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的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旅游开发研究应该从区域的细胞——旅游区位和旅游者两个侧面,按照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旅游形象(Images)、旅游产品(Product)的步骤进行程序式的评价论证,即RMIP分析模式,为区域旅游开发研究提供基本思路。这一模式在宝鸡市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中得到操作性的应用。具体结论如下:.   (1)1980s以来,我国旅游开发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资源导向阶段、市场导向阶段、产品导向阶段和形象驱动阶段。其中形象驱动模式正在发展中。   (2)提出了旅游开发的微观理论。区位是具有位置的域元,是组成地理区域的细胞,是实体性和场性、主观性和客观性、动态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区域的旅游空间格局是旅游区位相互关联的状态。旅游区位的相互关联表现为各种“流”,即旅游空间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是信息传递过程和游客的旅游过程。区域旅游的空间格局随着旅游空间过程变化而变化。后者的变化又是由旅游者个体的空间行为决定的。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即取决于其个体特征,又取决于区域旅游空间格局。区域旅游发展正是旅游者个体旅游行为创造了旅游空间过程(旅游流)——旅游空间过程重塑了旅游空间格局——旅游空间格局反过来又影响个体旅游行为这一链式循环过程作用的结果。   (3)提出了RMIP旅游开发的分析模式:   (4)案例研究:在上述理论和分析模式的指导下,客观分析了陕西省宝鸡市区域旅游开发中现状和问题,在分析评价宝鸡市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区位的基础上,,确立了宝鸡市区域旅游开发的形象定位,提出与其相对应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组合、旅游网络的开发构想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