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市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863计算机学科综合(专业)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下述存储管理技术中,( )处理不当会产生抖动。

A. 固定分区

B. 可变分区

C. 简单分页

D. 请求分页

【答案】D

【解析】请求分页涉及到页面的换入换出,处理不当会产生抖动。

2. 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当发生某一事件,将其挂在( )。

A. 等待队列

B. 运行队列

C. 就绪队列

D. 任意一个队列

【答案】A

【解析】只有在分时系统时间片完时,进程由运行转为就绪状态。一般来说,有事件发生时,进程会被挂在等待队列。

3. 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由( )决定的。

A. 计算机系统的地址结构和外存空间

B. 页表长度

C. 内存空间

D. 逻辑空间

【答案】A

【解析】虚拟存储器的容量理论上的最大值是由CPU 地址总线结构决定的,但是实际容量却是主存和辅存容量之和。

4. 索引式(随机)文件组织的一个主要优点是( )。

A. 不需要链接指针

B. 能实现物理块的动态分配

C. 回收实现比较简单

D. 用户存取方便

【答案】B

【解析】使用索引文件,很容易实现物理块的动态分配,只需要对索引表进行修改就行了。

5. 用户可以通过( )两种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A. 命令方式和函数方式

B. 命令方式和系统调用方式

C. 命令方式和文件管理方式

D. 设备管理方式和系统调用方式

【答案】B

【解析】用户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用户可通过键盘键入有关的命令,①命令方式。这是指由0S 提供的一组联机命令(语言)

来直接操纵计算机系统。

②系统调用方式。0S 提供了一组系统调用,用户可在应用程序中通过调用相应的系统调用来操纵计算机。

6. 若某单处理机多进程系统中有多个就绪进程,则下列关于处理机调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进程结束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B. 创建新进程后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C. 在进程处于临界区时不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D. 在系统调用完成并返回用户态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答案】C

【解析】首先要注意本题选的是错误项,看题一定要仔细。其次要注意本题选项的说法,例如A 项“在进程结束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而不是“必须进行调度”或“只能在此时进行调度”,因此A 项的含义仅仅是此处可以调度,并非一定要调度或者只能此时调度,类似的B 项、D 项也是如此。这也是容易判断出错的一个地方。

接下来分析选项,A 项是进程结束时可以进行处理机调度,明显是正确的。一个进程结束后,进程撤销,处理机此时应当处理下一个进程了,因此会出现处理机调度,A 项正确。

B 项中关键词为“创建新进程后”。在创建新进程后,会将新进程插入到就绪队列中等待调度执行,接下来会发生如下几种情况:(1)处理机继续执行当前任务;(2)该新建进程比较紧急,处理机暂停当前活动转而调度执行该进程(系统为可抢占调度策略)。因此,当紧急任务进入就绪状态时,可能会发生处理机调度,B 项也正确。

C 项的关键词是“在临界区”和“不能”。进程在临界区时是不允许其他相关进程进入临界区的,因为当前进程正在访问临界资源,其他进程无法访问。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系统中还存在着与这类进程无关的其他进程,其

他进程的执行并不会受到这类进程是否处于临界区的影响。系统可以暂停该进程的执行,先

去处理其他与之无关的紧急任务,处理完后再返回来继续执行剩余的临界区代码。这个过程中就

,因此当进程处于临界区时,也可能会发生处理机调会发生处理机调度(因为处理机干别的去了)

度,C 项错误。

D 项很简单。系统调用结束之后返回正常执行的过程中,此时肯定可以进行处理机调度切换执行其他的进程,因此D 项正确。

7. 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 )。

A.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B. 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

C.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D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答案】D

【解析】在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中,计算每个进程的响应比,响应比最高的进程优先获得CPU 。响应比计算公式为:

因此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综合考虑到了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对于同时到达的长进程和短进程相比,由于执行时间短,短进程会优先执行,以提高系统吞吐量。当某进程等待时间较长时,响应比会变大,其优先级会提高并很快得到执行,因此不会产生进程调度不到的情况。

8. 采用段式存储管理时,一个程序如何分段是在( )决定的。

A. 分配主存时

B. 用户编程时

C. 装作业时

D. 程序执行时

【答案】B

【解析】段式存储管理是为了方便编程,满足用户需求而引入的,所以分段必须在用户编程时决定。

9. 操作系统采用缓冲技术,能够减少对CPU 的( )次数,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A. 中断

B. 访问

C. 控制

D. 依赖

【答案】A

【解析】缓冲引入的原因包括:(1)缓和CTU 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2)减少对CPU 的中断频率,放宽对CPU 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3)提高CTU 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