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635艺术原理[专业硕士]之艺术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635艺术原理[专业硕士]之艺术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635艺术原理[专业硕士]之艺术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15 2017年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635艺术原理[专业硕士]之艺术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28 2017年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635艺术原理[专业硕士]之艺术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39 2017年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635艺术原理[专业硕士]之艺术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53
一、名词解释
1. 蔡元培
【答案】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蔡元培是辛亥革命后的第一任教育总长,1917-1926年期间任北大校长。他认为:“文化进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要普及美术教育。”曾发表过《以美育代宗教说》、《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等论文。寄希望于以纯粹之美育来陶冶人们的感情,把美育作为改造国民精神的手段。
2. 艺术革新
【答案】革新是一切时代、一切民族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艺术革新是艺术的任务、本质所决定的,是欣赏者的审美需求和艺术家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的独特性所共同决定的。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革新主要体现在:从艺术作品来看,艺术革新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革新; 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艺术革新表现为对他人和对自我的超越; 从革新的程度来看,艺术革新可以区分为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革新与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
3. 通感
【答案】通感又称“移觉”,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它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例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又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4. 审美效应
【答案】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艺术欣赏活动最为显著的审美效应是能够产生共鸣,并能陶冶欣赏者的情操,净化他们的灵魂,深化人们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
5. 形象性
【答案】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各个具体艺术门类,因为它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雕塑、绘画、电影、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则必须通过音响、语言文字等媒介才能间接地感受到。但无论怎样,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6. 蒙太奇
【答案】蒙太奇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组合、装配、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艺术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蒙太奇的完整概念应当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从技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就是剪辑; 从艺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应当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不但镜头与镜头,段落与段落,甚至画面与声音均可构成蒙太奇组合关系:从美学层面上讲,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创作方法。
7. 意在笔先
【答案】意在笔先是指艺术家在下笔前须先有充分的审美思维活动和立意,意在笔先又称“意在笔前”、“意存笔前”。传言王维所作《画学秘诀》:“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清代画家方薰将“意”与风格相联系,认为“意”具有奇、高、深、远等特点,因此作品应具有相应的风格。
8. 栏目定位
【答案】栏目定位是指栏目所确定的自身在现实中的位置、栏目所担负的任务和栏目的宣传对象。定位是一个栏目的灵魂,关乎方向,决定成败,准确而又清楚的定位是一个节目能否拥有生命力的关键。栏目定位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①受众定位; ②节目定位; ③市场定位:④收视定位; ⑤目标定位。例如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的栏日定位为“五性”,即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和服务性。
9. 实用艺术
【答案】实用艺术是指与一般的绘画、雕塑、摄影等强调艺术家个人艺术思想相区分的,通过设计师的工作,为社会大众服务,将实用与审美结合在一起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10.直播
【答案】直播是指广播电视节日的后期合成与播出同时进行的播出方式,分为电视现场直播和网络直播。电视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电视节日的播出方式,其充分体现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的优势。网络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步制作和发布信息,具有双向流通过程的信息网络发布方式。电视直播显现的时空既有现在时又有过去时; 网络直播除具备电视的两大时空之外还具有压缩时空的功能,如同步的文字直播、图片直播、赛事直播、手机直播和比分直播等各种直播频道和样式。
二、简答题
11.如何理解艺术鉴赏中的共鸣?
【答案】(1)共鸣的内涵
艺术鉴赏中的共鸣是艺术鉴赏高潮阶段产生的一种心灵感应现象,是指读者、观众、听众等
鉴赏主体与艺术作品之间在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呼应、融会相通,产生大致相仿的情感。这时,鉴赏者的主观世界由于充分感受和领悟,而与艺术作品的艺术世界形成深层审美沟通,并以艺术作品为中介而与艺术家的主观世界形成深层审美沟通。
(2)共鸣的分类
艺术鉴赏中的共鸣一般有两种情况,分别是:
①鉴赏主体在鉴赏艺术作品时,被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以及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物命运深深打动,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有时甚至达到主客体融合为一、物我两忘的境地;
②另一种共鸣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在某些方面产生大致相同或相似的情绪波动与思想感情。第二种共鸣多半是局部性的,其强烈的程度远不如前者,但范围极广,可以超越时代、民族、阶级的界限。
(3)共鸣是十分复杂的美学问题
共鸣作为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其中既有社会的因素,又有心理的因素: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客观方面的因素。有些“阳春白雪”之作,由于受制于读者的期待视野,有可能导致曲高和寡; 也有一些作品,虽然思想艺术层次不高,但因在某方面契合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可能在一定的读者范围内引起共鸣。
12.什么是意识? 什么是无意识? 无意识有哪些种类? 它与意识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1)意识的内涵
意识是指人在清醒状态下对现实的一种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的心理活动,它是人清醒地觉察到所反映的对象和觉察到自己在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才能达到一定目的的自觉心理。
(2)无意识的内涵
无意识又称潜意识,是指未被意识到的、潜在的心理活动,即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一种隐蔽的心理活动。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在前人提出的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影响深远的精神分析学派,将无意识理论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
(3)无意识的类型
①误差无意识
误差无意识是指在言论和行动中本不应该产生误差而在无意识中发生了误差,如笔误、失言、失手、遗忘、张冠李戴等。例如,“弗洛伊德说他自己对于不出钱的病人常常易忘记,这是由于他在潜意识中不愿做没有报酬的工作。
②病患无意识
病患无意识包含着高烧病患、相思病患和各种不同的精神病患等病患无意识。
③梦幻无意识
梦也是无意识的心理表现。一般认为,梦大体有三类:
a. 心上梦,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或前有所思,后有所梦)。
b. 荒诞梦,即梦中所展示的情景显得离奇、怪异、荒诞、飘忽。
c. 混杂梦,即心上梦和荒诞梦交织在一起的混合体,既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日有所思”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