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50管理学原理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提出期望理论的是( )。
A. 马斯洛
B. 卢因
C. 弗鲁姆
D. 亚当斯
【答案】C
2. 车间主任老王最近发现,质检员小林一有空就与机关的小柳、设计室老张和门卫老杨等一起谈足球,个个眉飞色舞,而参加工作例会却没精打采,对此,你认为老王最好采取什么措施? ( )。
A. 批评小林,并对他提出要求,以后不许在厂里和别人谈论足球
B 严格执行车间工作制定,对擅自违反规定者严加惩罚
C. 在强调必须遵守工作制度的同时,在车间搞一个球迷会,并亲自参加协会活动
D. 对上述情况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
【答案】C
3. 如果你是公司的总经理,你将授予哪种人以决策和行动的权力? ( )
A. 参谋人员
B 直线人员
c. 咨询人员
D. 一线员工
【答案】B
4. 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
A. 自我实现需要
B 安全需要
C. 尊重需要
D. 社交需要
【答案】A
【解析】马斯洛根据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的需要可以按其重要性
和发生的先后顺序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处于梯形需要层次结构的顶层,是人类最高级的需要,包括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力、实现理想的需要等,这是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力。概括地讲,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胜任感,有这种需要的人总是力图控制环境或事物,而不是等待事物被动地发生与发展; 另一方面是成就感,这种人工作的乐趣在于成果和成功,他们需要知道自己的工作结果,成功后的喜悦给他们带来的满足远远大于其他任何物质或精神的奖励。
5. 下列情况下,适合使用单向沟通的是( )。
A. 时间比较充裕,但问题比较棘手
B. 下属对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至关重要
C. 卜级缺乏处理负反馈的能力,容易感情用事
D. 下属能对解决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答案】C
二、简答题
6. 控制有哪些类型?
【答案】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 值的方法,可以将控制过程分为5类。
(1)程序控制。程序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 值是时间t 的函数。
(2)跟踪控制。跟踪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 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数。
(3)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的特点是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 值是过去时刻(或时期)已达状态的函数。
(4)最佳控制:最佳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 值由某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
(5)日标控制。根据时机、对象和目标的不同,可以将控制划分为3类。
①预先控制。预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两个方面。
②现场控制。现场控制,亦称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
③成果控制。成果控制,亦称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己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几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7. 企业家如何选择创新基础、创新对象、创新水平以及创新方式,从而有效地组织企业技术创新?
【答案】(1)创新基础的选择
创新基础的选择需要解决在何种层次卜组织创新的问题:利用现有知识,对目前的生产工艺、作业方法、产品结构进行创新,还是进行基础研究,开发新的知识,为具有新功能的新产品开发提供基础。前者涉及应用性研究,后者常被称为基础研究。
(2)创新对象的选择
技术创新主要涉及材料、产品、工艺、手段等不同方面,所以企业可供选择的创新对象主要
涉及产品、工艺以及生产手段等三个领域。
①产品创新使得产品在结构或性能卜有所改进、甚至全部创新,不仅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一种全新的享受,而且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或者减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费用。
②工艺创新既可能为产品质量的形成提供更加可靠的保证,从而加强企业的特色优势,亦可能促进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使企业产品在市场更具价格竞争力。
③产品与工艺的创新主要是由企业完成的,生产手段的创新亦可借助外部的力量来完成。生产手段的创新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已既可能是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的结果(产品结构或工艺制造方法的变化必然要求生产手段也做相应的调整),亦可能由此而引发产品或技术的创新。
(3)创新水平的选择
主要是在行业内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包括先发制人的战略和后发制人的战略。
①“先发制人”战略优势与缺陷
a. “先发制人”给企业带来的贡献:可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先发制人可使企业树立起一种开拓者或领先者的形象或声誉; 可使企业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在其他企业还未意识到之前,企业最先占领的通常是最易占领的、并可给企业带来最为丰厚利润的市场区段。此外,最先进入市场的企业所采用的经营这种产品的方法有可能逐渐被整个行业所接受、并成为行业的标准; 可使企业进入最有利的销售渠道。通用渠道的容量总是一定的,率先行动者自然可以选择最为有利的部位; 可使企业获得有利的要素来源。率先行动者可以获得最有利的原材料等要素来源,甚至可以与供应商签词排他性的要素供应协议; 可使企业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率先推出某种产品可使企业至少在初期成为这种产品的垄断生产经营者,从而赚取较高的超额利润。
b. “先发制人”给企业带来的问题
包括:要求企业付出高额的市场开发费用; 需求的不确定性; 技术的不确定性。
②后发制人的优点
包括:分享先期行动者投入大量费用而开发出的行业市场; 根据己基本稳定的需求进行投资; 在率先行动者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组织进一步的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
(4)创新方式的选择
①独自开发
独立开发,不仅要求企业拥有数量众多、实力雄厚的技术人员,而且要求企业能够调动足够数量的资金。独立开发若能获得成功,企业将可在一定时期内垄断性地利用新技术来组织生产,形成某种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高额的垄断性利润。当然,如果开发不能获得预期的结果,企业也将遭受比较大的损失。
②联合开发
企业可以与合作伙伴集中更多的资源条件进行更为基础性的创新研究,井共同地承担由此而引起的各种风险。开发如果失败,企业将与协作伙伴一道来分担各种损失; 开发成功,企业不能独自利用研究成果组织产品或工艺的创新,协作伙伴也有权分享共同的成果,也有权从这种成果的利用中分享一份市场创新的利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