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住院医师急诊科题库>呼吸内科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20岁,主诉发热乏力1个月,间断鼻出血。查体温38.9℃,皮肤有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多处肿大如黄豆、蚕豆,胸骨中下段明显压痛,心肺无明显异常。肝脾肋下触及边。无外伤和传染病史。该患者血常规为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8.8×10/L,血小板45×10/L。为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最有意义()

A . A.白细胞分类
B . 卡介苗试验
C . 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
D . 肥达反应
E . 血小板抗体测定

淋巴瘤以B细胞起源居多,非B细胞的标记物是() A.表面球蛋白。 B.CD19。 C.CD7。 D.CD20。 E.CD10。 一侧颈内动脉闭塞可以不出现临床症状,是由于() 对侧颈内动脉未闭塞。 颅内血管变异。 同侧颈外动脉未闭塞。 双侧椎动脉未闭塞。 正常的脑底动脉环可迅速建立侧支循环。 判断肺结核病人有无传染性最主要的依据是() 反复咯血。 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快。 X线见空洞性病灶。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以上都不是。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皮质性白内障按发展过程分为四期。 肿胀期可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成熟期可诱发葡萄膜炎。 过熟期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核性白内障发病年龄较早,进展缓慢。 SMR表示() 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 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 被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 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 标准组与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之比。 男性,20岁,主诉发热乏力1个月,间断鼻出血。查体温38.9℃,皮肤有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多处肿大如黄豆、蚕豆,胸骨中下段明显压痛,心肺无明显异常。肝脾肋下触及边。无外伤和传染病史。该患者血常规为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8.8×10/L,血小板45×10/L。为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最有意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