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题库>儿科综合复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A3型题]

5岁患儿,发热、头痛、呕吐3天,抽搐1次入院,查体:体温39℃,面色苍白,血常规示: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占0.88。

下一步治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 A.保证热量供应
B . 联合使用抗生素
C . 加强支持治疗
D . 吸氧、止惊
E . 静脉输2:1等张含钠液

感染性肉芽肿的特征性细胞成分是() 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 嗜酸粒细胞及浆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 多核巨细胞及类上皮细胞。 异物巨细胞及淋巴细胞。 女,29岁,新婚后第2天出现尿频、尿急,诊断为“蜜月病”,给SMZ、呋喃妥因(呋喃坦啶),口服1周后症状缓解,复查尿沉渣、白细胞消失,红细胞5~10个/HP,引起血尿可能的原因是()。 尿路感染加重。 尿源性败血症。 药物对肾间质的损害。 磺胺药所致再障。 呋喃类药损害尿路黏膜。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首选青霉素治疗。 卧床休息,适当支持治疗。 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 抗菌药物的疗程一般为7~10天。 X线胸片浸润影吸收前需不间断使用抗生素。 纤维素样坏死常见于哪些组织() 骨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脂肪组织。 有关龋病牙菌斑微生物学,下列不正确的是() 血链球菌是最早在牙面定居的细菌之一,人类患龋者口腔中血链球菌的检出率增高。 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性主要取决于其产酸性和耐酸性。 牙菌斑的产酸活性与龋病发病密切相关。 产碱细菌能减轻牙菌斑中酸的有害影响。 所有放线菌均能发酵葡萄糖产酸。

5岁患儿,发热、头痛、呕吐3天,抽搐1次入院,查体:体温39℃,面色苍白,血常规示: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占0.88。

下一步治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