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食品质量安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案】(1)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食品数量安全得到保障后,追求食品质量安全也就逐渐成为必然。只有当国家工业化基本实现以后,国家财力增强,才有可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给予有力的支撑。食品质量安全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升。

(2)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需要多个学科和专业技术的知识。随着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相关农化用品的使用造成农产品污染; 各种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产生了一系列的食品卫生问题。科学技术有助于解决工农业污染问题。随着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必将逐步解决食品质量安全的一系列难题。

(3)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与人们总体生活水平相适应

随着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和安全要求不断增强,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要求也越高。

a. 当恩格尔系数在50%以上时,人们主要关注的是食品的数量安全;

b. 当恩格尔系数在40%~50%时,人们逐步关注食品质量安全;

c. 当恩格尔系数降到40%以下时,人们对食品营养、安全卫生水平要求更高。

2. 超级市场的含义是什么? 农产品连锁经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有哪此? 你认为应该主要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来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

【答案】(1)超级市场的含义

超级市场是大规模、低成本、低毛利、消费者自我服务的零售经营方式,主要经营食品、清洁品及家庭其他日常用品,品种齐全,特别适合购买频繁、用量大的易耗类消费品。其本质特征是连锁经营。

(2)农产品连锁经营产生的原因

①行业集中化的要求

行业集中化就是指在一个行业中,由于少数企业享有竞争优势,逐渐扩大规模,从而控制了一个行业的大多数市场份额。

农产品及食品连锁经营的规模经济效果明显,他可以带来产品采购、仓储、配送、促销、研发、培训等许多方面的规模优势。

农产品连锁经营的产生一开始就带来了大量流动摊贩和小商店的破产,因此零售行业集中化

的演进,要求零售企业走向连锁化; 反过来,连锁企业凭借规模经济的优势,通过投资建新店,兼并、收购等方法又大大地加快了零售业集中化的趋势。

②零售企业经营合理化与快速成长的要求

农产品通过连锁经营,商业零售企业具备了联购批发功能,减少了交易环节,节省了采购费用; 各个分店的进货就不再是交易行为,而是企业内部的一种协作关系,从而也减少了谈判交易费用; 逐步把外部市场交易纳入企业内部,实现了最少的环节、最低的浪费、最高的效率。

③降低经营风险的要求

农产品连锁经营能够有效地降低预测性生产方式的巨大不确定性,总部可以将这些需求信息反馈给农业的“龙头”企业,从而可以使农民从预测性生产转变为订单性生产。

(3)农产品连锁经营产生的条件

①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日趋丰富,买方市场形成

②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对零售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③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为农产品连锁经营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具有较高的购买力,城市为连锁店的建立或网点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为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等技术的进步为农产品连锁经营提供了支撑

(4)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策略有:

①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

②构建农产品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是连锁经营统购分销这一竞争优势得以发挥的中心环节,配送中心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高度集中的采购与配送行为,使流通规模扩大,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配送中心可以通过配送作业的规模经济,降低流通费用,有效地减少了门店的库存,加速了鲜活农产品的流转,从而增强了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竞争优势。对农产品营销企业来说,可以考虑选择他有型或共有型农产品配送中心,实现农产品与连锁经营的对接。

③创建农产品品牌或名牌

有品牌的农产品相对于无品牌的农产品来说,在市场竞争中会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因为存在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所以农产品竞争不仅表现为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而且会发展成为超越价格和质量的品牌竞争。

④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安全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和安全体系,不同等级的农产品才能实行不同的定价,同一等级的农产品在不同的连锁店中才能一致化。包装、规格、重量、内容等标准化以后,可以进一步降低经营管

理费用。

3. 中国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历程有哪些? 主要教训是什么?

【答案】(1)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

在农村土地改革刚刚完成以后,中国就开始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农业生产互助组

a. 特点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互助合作组织的初级形式,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经营基础上,实行劳动互助。

b.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互相交换中使用,因数量和质量不等不能完全相抵的部分,根据当地的社会工资或当地的习惯以实物或现金的形式补足

c. 分配制度

产品归农户自己所有。

②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

a. 特点

土地私有,耕畜农具大部分也是私有的,但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交给合作社统一使用,实行有计划的经营,产品统一分配。

b. 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用由合作社集中掌握、统一使用。

c. 分配制度

分配给社员的收入,一部分按入社时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取得股份分红,一部分按社员投入的劳动多少取得报酬,也就是说,在分配上采取了按资按劳相结合的形式。

③农业生产高级合作社

a. 特点

土地等生产资料归集体共同占有,但不是采取自愿的原则,社员完全失去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听命于领导者的统一安排,实行完全的按劳分配。

b. 生产资料所有制

高级社是以生产资料公有、集中统一经营为特征的产权结构和组织制度安排,农户除保留少量的自留地的使用权外,土地和生产资料完全实行集体化,农户基本失去了私有产权。

d. 存在问题

在实际中,农民退社并小自由。

c. 分配制度

分配上实行完全按劳分配。

④农村人民公社

a.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