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征为() A.肝肿大、惊厥、肝细胞损害。 B.脑退行性病变和角膜K-F环。 C.CT特征性改变肝肿大。 D.贫血和锥体外系症状。 E.肝硬化及锥体外系症状。
下述除哪项外均为淋巴瘤发生的可能因素()。 艾滋病毒(HIV)感染。 EB病毒感染。 遗传性免疫功能缺陷。 器官移植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物。 经常患感冒。
患者,女性,21岁。阴道疼痛、白带多,尿不适感明显,且白带呈黄色带臭味3天,发热1天。患者1周前有不洁性交史。未作过诊治,否认有梅毒等其他性病史。皮肤科专检:宫颈轻度糜烂,白带多,呈黄色,部分为脓样并有臭味。宫颈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发现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未发现滴虫、霉菌。血WBC8.9×109/L,N82%,L18%。尿常规正常。根据临床表现和所得的化验结果,初步诊断考虑()。 A.淋菌性阴道(宫颈)炎。 淋菌性尿道炎。 衣原体性阴道(宫颈)炎。 淋菌性巴氏腺脓肿。 梅毒。 生殖器疱疹。
1岁患儿,平素易患肺炎,喂养困难,身材较同龄儿矮小,智力发育落后,体检两眼眼距宽,外眦上斜,鼻梁低平,舌常伸出口外,下列哪项诊断可能性最大() A.21-三体综合征。 B.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C.苯丙酮尿症。 D.18-三体综合征。 E.13-三体综合征。
女,34岁,慢性骨髓炎,发现贫血2个月,查血红蛋白82g/L,红细胞2.8×1012/L,外周血红细胞形态为小细胞低色素型。该患者贫血类型为()。 巨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 慢性感染性贫血。
先天性愚型男孩,染色体核型为48xy,-14,+t(14q,21q),经检查证明其母为平衡易位携带者。其母染色体核型及下一胎复发危险率应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