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815经济学综合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选择题

1. 以下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说法错误的是( )。

A.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

B. 政府能同时实现所有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C. 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这两个经济政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

D. 国际收支平衡能反映一国经济的稳定程度

【答案】B

【解析】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例如,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这两个经济政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政府不能同时实现所有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 宏观经济理论的古典派模型主张的总供给曲线是( )。

A. 垂直线

B. 反L 形折线

C. 右上倾斜曲线

D. 右下倾斜曲线

【答案】A

,这意味着下资和价格【解析】古典学派的依据是萨伊定律,即“供给会创造对自身的需求”

都是有充分弹性的,能迅速消除任何超额的供给和需求,使市场出清,并迅速恢复充分就业。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得出结论:经济总是在充分就业或潜在产出水平上运行,总供给曲线是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上垂线。反L 形折线则为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3. 下列哪一项不会引起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 )

A. 垄断利润

B. 行业工会加薪要求

C. 石油冲击

D. 货币供给过多

【答案】D

【解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中的成本包括工资和利润,石油由于是工业的原料,因此它也构成成本。货币供给过多会引起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4. 如果德国在美国大量出售股票和债券,然后将资金用于购买本国商品,对美元所造成的短期影响是,( )。

A. 美元汇率趋于下降(贬值)

B. 美元汇率趋于上升(升值)

C. 对美元汇率没有影响

D. 对美元汇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答案】A

【解析】德国在美国将股票和债券大量出售后得到美元,如果将这些美元用于购买德国的商品,会导致国际市场上美元供给增加,美元贬值。

5. 下列( )假设不构成IS 一LM 模型的基础。

A. 货币供给与利率负相关

B. 所有债券有同样的利率

C. 货币需求与产量正相关

D. 有两种金融资产:货币和债券

【答案】A

【解析】LM 曲线假设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即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和利率没有因果关系。

6. 扩张性则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 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 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 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 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答案】A

【解析】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起刺激作用,从而能缓和经济萧条。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购买,或减少税收,因此政府债务将增加。

7. 如果A 国经济在2012年(基期)的GDP 为2000亿元,如果在2013年GDP 折算指数等于2,而实际GDP 增加50%,那么2011年的名义GDP 等于( )。

A.8000亿元

B.7000亿元

C.6000亿元

D.5000亿元

【答案】C

,所以名义GDP=实际GDP 【解析】2013年的实际GDP 为2000×(1+50%)=3000(亿元)

×GDP 折算指数,即为:2×3000=6000(亿元)。

8. 一个下岗工人要等待一年以后才能重返原单位上班,他这时属于( )

A. 就业

B. 失业

C. 非劳动力

D. 就业不足

【答案】B

【解析】该工人已经下岗等待再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

9. 根据凯恩斯理论,利率水平主要取决于( )。

A. 货币需求

B.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C. 储蓄

D. 储蓄与投资

【答案】A

【解析】凯恩斯认为利率水平取决于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由于货币供给由政府货币当局决定,是外生变量,所以利率水平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

10.新凯恩斯主义最重要的假设是( )。

A. 非市场出清

B. 经济当事人的最大化原则

C. 信息不完全

D. 价格刚性

【答案】A

【解析】非市场出清假设是新凯恩斯主义最重要的假设,这一假设来自原凯恩斯主义。该假设使新凯恩斯主义和原凯思斯主义具有相同的基础。

二、判断题

11.一国政府决定购买美元时,所采取的中立化政策即是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 )

【答案】T

【解析】一国政府购买美元时,本国货币流通量会增加。为防止由此产生的通货膨胀,政府所采取的中立的政策应当是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把流通中增加的货币供给量收回到中央银行手中。

12. 名义汇率的变动都产生于物价变动,因此,通货膨胀率相对较高的国家货币相对便宜。( )

【答案】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