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中师范语言研究所、文学院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6年华中师范语言研究所、文学院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6年华中师范语言研究所、文学院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10 2016年华中师范语言研究所、文学院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19 2016年华中师范语言研究所、文学院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25 2016年华中师范语言研究所、文学院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31

一、名词解释

1. 儿化韵

【答案】儿化韵是指汉语中儿化了的韵母。普通话的儿化韵不是主元音后加上一个[r],而整个韵母贯穿着卷舌色彩。即“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得韵母就是“儿化韵”。例如普通话念“花儿”的时候,这个“儿”字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也不是音素,而只是一个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只表不在念到“花”这个字音末尾的元音时,随即同时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使韵母带上卷舌音“儿”的音色。

2. 短语

【答案】短语是指由词逐层组成的语言单位。短语表示一定意义,是造句成分,可以单用,多数能单说。它可以分离,中间可插入别的成分。短语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可以按照功能分为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等; 而按照结构则可以分为联合式短语、动宾式短语、偏正式短语、主谓式短语和述补式短语基本类型。

3. 指示语

【答案】指示语是指话语中跟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

指示是语用研究中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一些词语,例如,代词、称谓、时间处所词语等。这些词语的具体或确切的指称意义,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准确理解。指示语主要有:

(1)人称指示; (2)时间指示; (3)空间指示; (4)其他的指示语还有话语指示和社会指示。

4. 音素

【答案】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由音素构成,如“刊(kan )”它可以划分出“k , a , n ”三个音素。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现象。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5. 联绵词

,【答案】联绵词是指双音节的单纯词,又称“连绵词”或“连绵字’。这种单纯词,每个音

节都不表示意义,只有两个音节连在一起才表示一个意义,构成一个语素,也才能在语言中作为一个词自由运用。联绵词大致可分为三类:

,; ①双声,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例如“参差’

②叠韵,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例如“仿徨”;

③非双生叠韵,例如“蝴蝶”。

6. 部首

【答案】部首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归类作用。大部分部首是汉字的部件如“指、持”的部首“扌”有的部首是单一部件中的一个笔画,如“九、乃”的部首“丿”; 有的部首可以分成几个部件,如部首“音”可分成“立、日”两个部件。作部首的汉字部件,大都具有表示意类的作用。

7. 平分阴阳

【答案】平分阴阳是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指中古的平声调类字,根据声母的清浊分派入阴平、阳平两个调类。平分阴阳是中古汉语发展到近代汉语的过程中,在声调方面的三个主要变化之一。比如说现代汉语中的阴平“诗、超”和阳平“时、人”在古代都属于平声。

8. 同形词

【答案】同形词是指字形相同,但是意义不同,且意义没有关联的词语。包括依据不同的意义所造的字形偶然相同的字; 由十形借造成的表不不同词造的字形相同的字; 由十早期表意字一形多用造成的字; 由于字形演变、简化、讹变造成的同形字。同形词主要分为两类,即同形同音词和同形异音词。同形同音词是指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都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一组词。例如现代汉语中

,的“牢狱”的“牢”和“牢固”的“牢”“年老”的“老”和“老远”的“老”。同形异音词是指

拼写相同,但发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词。如:minute (n. 分钟)和minute (adj. 微小的)。

二、简答题

9. “聪明”和“智慧”是一组同义词,二者有何区别?

【答案】(1)语法方面的区别

聪明:是形容词,具有形容词的特点,如受副词修饰,修饰名词,可以做谓语中心等等。 智慧:是名词,具有名词的特点,可以做主语宾语,可以接受形容词的修饰等。

(2)语义方面的区别

聪明可以与生俱来,但是智慧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达到。我们可以说“一个小孩很聪明”,但不能说“他很有智慧”,就是这个道理。

(3)语体方面的区别

智慧,书面语色彩比较浓。聪明可以用于书面语,也可以用于口语。

10.什么是情景语境? 什么是上下文语境? 两种语境在交际过程中相互之间有无影响?

【答案】(1)词、短语、句子等在语流中出现时,它前面或后面出现的其他语言单位都是该单位的“上下文语境”。“上下文”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凡出现在某语言单位之前的词、语、句都是该语言单位的上文,出现在后的都是下文。

(2)情景语境,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非语言因素)。

(3)两种语境在交际过程中相互之间存在影响。一般来说,情景语境越具体,对上下文语境的依赖就越小; 如果情景语境交代的信息不够充分就需要依赖上下文语境获取交际所必要的信息。

11.请分析汉语上声连读时的音变特征和语气词“啊”的音变特征,并进一步说明它们属于语流音变中的什么类型?

【答案】上声的变调和“啊”的变调规则及其各自所属语流音变的类型具体如下:

(1)上声的变调

上声音节单念时调值是214,在语流的末尾时调值不变,在下列情况下,调值变成35或210 ①两个上声紧相连,前一个调值从214变成35。这种语音变化属于逆行异化。

214-1-214-35+214水果了解领导

要注意,在原为上声现改读为轻声的字音前头,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

a.214+轻声一35+轻声:捧起等等讲讲想起

b.214+轻声一21+轻声:姐姐嫂子毯子奶奶

②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上声的变调视词语内部的语义停顿而定。可分两种:

a. 前两个上声音节语义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二个音节后,则前两个音节都变成35。

(214+214)+214—35+35|+214展览馆手写体洗脸水

b. 后两个音节语义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一个音节后,则前两音节有21十35的变化:

214+(214+214)—21I+35+214纸老虎有理想很勇敢

③如果连着念的上声字不止三个,要根据词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紧密度划分出语义停顿来,由语义停顿确定出音节段,冉根据上述规律进行变调。如“理想|美好”划分两段,念成35+21+35+214,例如:

彼此/友好买把/雨伞

种马场/养有,五百匹/好母马

④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的前面,调值由214变21,在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变调情况也相同。例如:

在阴平前首都北京统一女兵

在阳平前祖国海洋语言改良

在去声前解放土地巩固鼓励

在轻声前尾巴起来宝贝里头

(2)“啊”的变调